时间往前倒推七天。九月二十六的这一天,台北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礼仪。
台北城的北面广阔的原野上,杂草被烧干,一片平整的白地成了祭祀礼仪的会场。城头之上,城头之下,官道两旁,可以让人挤出一个位置看到的地方。都挤满了台北的移民们。
他们已经听到了消息,大明组建了属于台湾的军队,要为他们受到的侵犯而报仇雪恨。
百姓们欢呼着,将这个消息传给身边所有的人。
很快,几乎所有的台湾中国移民都知晓了这个消息。
他们走过来,就是为了给出征的健儿们加油鼓劲。
“一雪前耻!”
“扬我国威!”
“大明完胜!”
……
无数欢呼的口号们被喊出来,响彻云霄。
这时,不知道是谁带了个头。
国民警卫队的队列之中,歌声悄然响起。
“日月龙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这首被朱慈烺从后世移植过来的歌曲这一会儿在位于台北的土地上响起,唱在出征健儿们的口中,让所有人心情激荡,不能自已。
一开始,歌声显得颇为稀少。但很快,当歌声传扬开以后,几乎所有人都唱了起来。对于军中健儿来说,这首歌不知伴随他们度过了多少个难忘的日夜。
现在,在出征之前,再次唱响这一首歌,更是让人胸中涌起无数的豪情。
林鸿飞听到了这样的曲子,也忍不住眼眶含泪:“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这样的歌儿好哇,好哇。哪怕身处台北,身处异乡。也永远不能忘,永远不会忘……我是炎黄子孙,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大明儿郎!”
激荡人心的歌声里,祭天、礼江以及祭江的誓师仪式有条不紊地开场。
庄严肃穆的出征典礼举行完毕以后,所有将士们依次登船,随后从台北出发,向西绕道南面,朝着澎湖列岛进发。郑成功分出一部兵马在澎湖列岛建立补给中继点。
一切顺利,来自福建、广州的军需粮秣顺利转入了澎湖列岛上。
听起来,这似乎很奇怪。同样都在台湾岛上,为何郑成功没有直接从路上进发进攻荷兰人?偏偏要绕道澎湖?
实际上,了解这时候的台湾就能明白。
实在是台湾的开发程度太低,路上通行条件实在堪忧。毕竟,这里没有经过历朝历代的经营。并没有贯穿南北的官道。【△網w ww..】
所以,想要从陆地上从台北到台南实在是太难。
一路上,不仅要面对陌生的地理、土著、气候。还要面对最直接的困难:通行条件太差。现有车辆实在无法转运庞大的后勤物资。
也许,十年前,没有火器化的明军还可以进行陆上进攻。但现在的台北国民警卫队显然没有那么落后。
于是,只能绕道澎湖进行海上转运。
比起陆路,海运的成本可就要低了许多。
况且,荷兰人也是从海上来。他们的堡垒都距离港口十分近。
澎湖的基地很快就搭建完成了。大部分的基地修筑事务其实早就由福建地方派遣人马完成。郑成功做的,只是分兵一部,加强此处。
从前,澎湖不被人关注。也仅有荷兰人入侵以后,才进入了大明帝国最高层的视野。
而现在,作为一个穿越客。
朱慈烺自然清楚澎湖列岛的重要性。
经过荷兰、西班牙以及英国人三国闹腾一次以后,大明第三舰队的建立自然会被提上议程。
事实上,大明在广袤的东南亚已经有大量活动痕迹。有着广阔的空间需要大明的军队用火炮为大明儿郎庇护。
到时候,澎湖列岛自然会成为重要的舰队基地之一。
在澎湖列岛稍事休整,郑成功便再次出发。
只是,澎湖列岛距离台湾虽然只有仅仅五十二海里。但这段狭窄的海路上,舰队却遭遇了暴风。
一场艰难的考验就这么未经宣告地登场了。
在后世,暴风暴雨依旧是十分凶险的存在。在这个年代,遇到暴风,自然是更加危险。一个不小心,当年元朝二十万大军进攻日本结果葬身鱼腹失败就是鲜明的前例。
似乎,应该退兵了。
但这显然很难做出决定。
因为,一旦退兵。荷兰人就随时都可能知晓郑成功率军进发的消息。荷兰人是强国,他们的触角很深,船只众多,保不齐这个时候双屿岛上的消息与澎湖列岛上的动静就会被他们知晓。
一旦这样的结果出现,突袭就不可避免地变成强攻。
如果荷兰人因此多有准备,此战的结果就变得难以预料。当然,对于大明而言。以国力碾压,最终的胜利并不需要怀疑。只是,其中付出的代价却很可能高昂到难以承受。
进退两难。
便是郑成功当时的处境。
但这一位原定时空的国姓爷果然不负朱慈烺的期待,他果断地下了决定:“兵凶战危,岂有万事俱备才能出战的道理。此战必行,此机必不可错过。出兵!”
……
热兰遮城与赤嵌城都位于后世的台南。在大地图上,看不出海岸如何。但实际上,这里海岸曲折,如果不熟悉地理,很容易吃大苦头。
郑成功意志坚决也源于一点,进攻荷兰人机会稀少,没几天就是初一,他们耽误不起。
原来,热兰遮城、赤嵌城之间有一个内港,叫做台江。台江西南面有七座山屿相连,叫做七鲲。每座山屿相距1里多,彼此毗连环护。一鲲面隔海有北线尾小岛,其间海面叫称安平港。
北线尾北侧为鹿耳门港。荷兰人修筑的城堡热兰遮城在台江西侧的一鲲,赤嵌城在台江的东侧,互为犄角。
从外海进入台江有两条航路:一条是大员港,叫南航道,在北线尾与一鲲之间;一条是北航道,在北线尾与鹿耳门屿之间,即“鹿耳门航道”。
相较于南航道,北航到通航条件很差,只能通过小船。大明此番集结的都是大船,必须在涨潮的时候才能通过。
南航道的条件倒是不错,口宽水深,是合适明军舰队同行的地方。但这里有不少舰船,路上也有炮台扼守,想要通过,必有一番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