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1993年时估计,太阳系持续宜居带的宽度在0.95到1.15个天文单位。这个宽度比哈特计算的结果宽的多,但实际上却仍然很窄。
天文学家把恒星根据颜色分成O、B、A、F、G、K、M几类。它们的颜色由蓝到红,温度由高到低,质量由大到小。我们的太阳属于G型恒星。
恒星质量越大,燃烧就越快,寿命就越短。太阳的年龄为50亿年,地球的年龄也为46亿年,而自地球诞生大约12亿年才出现简单生命,经过30亿年才出现复杂生命,所以要想孕育出生命,恒星的寿命必须足够长。此外恒星的温度也不能太高,否则紫外线可以直接进入深水处,那是不可能进化出生命的。O、B、A这三类恒星寿命短且紫外线强,不满足这个条件,满足条件的只有F、G、K、M四类恒星。M恒星:深海生命(非常靠近恒星)。K恒星:海洋生命和极地生命(靠近恒星)。G恒星:所有生命(像地球这样宜居带)。F恒星:所有生命(比地球的宜居带要远)
恒星的光度决定了它的宜居带的位置,而发光度又由恒星的大小、类型和年龄决定。对于那些比太阳更大的恒星来说,其宜居带向外移动得更快,持续时间也更短。
太阳在诞生后的100亿年内会相当稳定,但是一颗质量为1.5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在诞生20亿年后就会进入红巨星阶段。当一颗恒星变为红巨星时,它的光度会增加数千倍,宜居带会远远的向外退去。质量为1.5倍太阳质量以上的恒星,其宜居带的时间存在时间将短得不足以演化出高级生命。由于紫外辐射的增加,更大的恒星宜居带会更远甚至没有宜居带。
人们常说太阳是一颗很典型的恒星,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95%的恒星比太阳小。对于这些比太阳小的恒星来说,其宜居带更靠近恒星。但距离很近就会有更大的危险:当行星距离太阳很近的时候,恒星的引潮效应就很容易将行星潮汐锁定,导致行星只有一面朝向太阳。这种同步旋转会导致行星的黑暗面温度极端低下,白天温度又极高的现象。
在太阳系周围类似的恒星中有23是双星系统或是聚星系统。可以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或多个伴星之间距离太近,行星围绕所有的恒星转;一种是伴星之间距离遥远,行星只围绕其中一个公转。
最近一些研究表明,两个恒星之间的距离至少是50个天文单位才可能形成行星。研究者阿兰·黑尔则认为要形成稳定的行星轨道,两个恒星之间要么距离小于3000万千米,要么大于15亿千米。问题是,即是在多恒星系统中形成了行星,那它是否能有一个稳定的轨道呢?
生命的演化和成长,至少在地球上需要一个长期的稳定的条件,这就要求一个稳定的轨道。一个轨道离心率很高的行星运行时,时而进入宜居带,时而又在宜居带外,这样也许对微生物还可以生存,但对于高级生命来说却是致命的。而且,即使形成行星,其轨道会由于多个天体引力的作用而被摄动,最终导致行星落入其中一个恒星中或被弹出系统。
聚星系统中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行星所接受的恒星辐射能量。即使行星轨道与伴星在一个平面,其接受的能量也会由恒星之间的掩食发生变化。S.H.道尔在他1970年出版的《人类可以居住的行星》中估计,行星接受的能量变化达到10%也不会影响居住环境。这个是有太多争议的问题:太阳的能量输出变化远远小于此数字,但却造成了气候变迁,最终影响到了生命种属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