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路向南。辛洪之前听说南阳比较富庶,而且当地人对艺人很友好,就决定到那里闯一闯。开始的几天,杨家康有些想家,特别是到了夜晚,他的心中就会涌起一阵酸楚。十多天过去了,家康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他不再想家,晚上常常一觉睡到大天亮。
以前,辛洪夫妇带着家康在柳家湾附近的村庄表演渔鼓道情的时候,他们总是鼓励他唱上几段。但家康的脸皮薄,害怕遇见熟人,很多时候就不敢去唱,更不用说大大方方地表演了。如今,他离家乡越来越远,就不再担心遇见熟人。所以,他表演的次数越来越多,渔鼓用起来也逐渐得心应手。辛洪夫妇很高兴看到干儿子技艺的提高,他们经常夸赞家康音韵饱满、吐字清晰、说唱动听,家康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表演起来也就越来越自信了。
二月下旬的一天,他们来到了汝南县城东关。日寇的铁蹄没有到达这里,老百姓不像敌占区那样整天关门闭户。也许是唱渔鼓道情的艺人很少到过这儿,当地的老百姓对他们的表演非常欢迎。三个人在东关一连唱了几天。
这天下午,他们来到县城南关。这时的天气比他们从柳家湾出发时暖和了许多,空中的鸟儿高声欢唱,路边的桃花、梨花和田野里的油菜花相映成趣。
辛洪高兴地吟诵了起来:“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干爹,你唱的是戏词吗?”杨家康笑着问道。
“这是古人写的一首词。”辛洪笑道,“也是戏词。我给你唱一遍,你听听咋样。”
说完,他就哼唱了起来。
等辛洪唱完,杨家康高兴地说:“干爹,你唱得真好听!”
“回头让你干爹教你!”甘氏笑道。
辛洪晃了晃手中的云板,“放心吧,孩子,我跟你干娘肚里的东西将来都得传给你!”
走着走着,他们看到路旁有一个破败的小庙。辛洪大喜,“好了,咱今儿晚上又找到落脚的地方了!”
三人走进破庙,辛洪喊了一声,从大殿里走出一位五六十岁、弯腰驼背的道士。辛洪问他能不能借宿一晚,道士看了看他们然后点了点头。
老道士给他们指了一间没上锁的屋子,几个人就走了过去。
家康留下打扫屋子,辛洪夫妇就去附近的村庄唱门。
傍晚,辛洪和甘氏喜笑颜开地回来了。
辛洪把他们布袋里的馒头给老道士送去几个,然后就借用老道士的锅灶做了一顿饭。
第二天早上,甘氏干脆多做了一些饭,喊老道士和他们一块吃。老道士非常满意。
他们在破庙里住了三个晚上,然后继续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