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的一个早上,杨家康扛着一袋谷子赶往沙河镇,他打算把谷子卖掉后买二斤大肉和一些日用品。
土改以后,由于要照管自家分到的几亩良田,又加上辛洪老两口分得的几亩田地也要他们来打理,杨家康和小秋几乎不再外出卖艺,他们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对那两块麦田的管理上。
辛洪夫妇每天在家看着两个小孩、洗衣做饭,杨家康小两口就下地干农活。麦收之前,家康没有造场,他和小秋把麦秆割下来之后就把它们背到辛洪夫妇住的那个院子里。麦秆和麦穗晒干后,家康和辛洪就用棒槌捶打。麦收结束,他们家竟然也打了八百多斤小麦。
小秋高兴地合不拢嘴,“家康,到时候咱再多下些力,明年咱这两块地得管打一千斤麦子。”
杨家康笑了笑,“今年是今年,明年是明年。一年一年的事,明年还不一定管打七百斤哩!”
“那因为啥啊?”小秋不解地问。
“今年打这么多的粮食可不是咱俩的功劳啊!”杨家康说道,“种、管都是人家的,只不过收是咱的。就我种地这个半半窍,明年打的小麦不比今年的少太多就谢天谢地了!”
小秋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啥都会啊,自己不中就跟着别人学呗。咱俩哥种地都是行家,好好跟着他俩学种地不就妥了,你还怕他俩不教你啊?”
种秋的时候,家康就学着两位哥哥,他们种什么庄稼,他也种什么庄稼。在管理庄稼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他就向两个哥哥和别的行家请教。
到收秋的时候,虽说家康家的收成没有家安、家平两家的好,但他已经非常满意了。
麦子种上以后,小秋说这阵子干爹、干娘都很辛苦,想给他们改善一下生活,家康立刻就答应了。
来到镇上的集市上,杨家康发现来赶集的人真不少,有卖粮食的,有卖鱼的,有卖家禽的,还有几个卖羊的,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家康就把自己的那袋谷子放在了几个卖粮食的人旁边一块空地上。
过了一会儿,一位老汉过来看了看家康袋子里的谷子,二人谈好价钱之后,家康就借了一杆秤卖给了这位老汉二十斤。
家康正在和旁边的那几个人说话,忽然,他听到不远处有人喊他的名字:“家康,你也来集上卖粮食啊?”
循着声音的方向,杨家康看到李队长从南边走了过来,他站起来笑着说:“我卖些粮食换点油盐。李队长,你到集上来看看啊?”
“是的。”李队长笑道,“我到集上转转。你还没吃早饭吧?”
“还没有,等卖了粮食回去再吃。”
“今年的粮食都没少打吧?”李队长又问家康旁边那几个人。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笑着答话:“托共产党的福,今年的粮食收成好得很!”
李队长笑着点了点头,“你们几个忙吧,我去北边看看。”
说着,他就朝北边去了。
“这个老李天天早上都来集上转转,他真是一个操心人啊。”那位四十多岁的男子说道。
旁边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说:“老李是副乡长吧?”
“李天明是咱乡的副乡长兼民兵连长。”那位四十多岁的男子笑着说。
“是的。俺村分地,就是他们几个去分的。还有一个小迟,他是乡长的助理,他写的字可好了。”杨家康笑道,“把啥事都安排停当,他们就回镇上了。”
“老李也去过俺村。”那个小伙子接着说,“收麦的时候,王麻子站在那一块麦地里,谁去割麦他就跟谁拼命。老李带着几个人把王麻子抓走带到乡公所关了一天,回家以后王麻子就稳当了。”
“他是不明白事理。”杨家康说道,“兰玉成不比王麻子家的田产多啊,收麦的时候,也没听说兰玉成下地不让人家收!”
“以前是他们那些人的天下,以后就是咱老百姓的天下了!”那位四十多岁的男子开心地说,“再卖几回粮食,我手里的钱就管买一头小牛犊了!”
不久,杨家康带来的那袋谷子就全部卖完了。他和旁边那几个人说了一声就拿着布袋往沙河镇上那条南北方向的主街去了。
杨家康到杂货店买了几斤粗盐和一包红糖,又到肉铺买了二斤大肉,最后到一个卖早点的摊子前买了五角钱的煎包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小秋已经烧好了稀饭,辛洪夫妇和两个小孩正等他一块吃饭。家康让小秋把煎包给两位哥哥家各送去了几个。
早饭后,辛洪夫妇领着两个孩子回家了,小秋在灶屋剁饺子馅,家康拿着板胡去河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