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列国诸侯开始离心离德,晋国急了,这才有了这次平丘会盟。
但平丘会盟齐国的表现让晋国真火大了,晋国直接派人威胁齐国。
齐国一看晋国要打人的样子,想想此时与晋国翻脸尚未到时候,就口服心不服地表示一切听晋国的。
晋国见只要把盟主的威风摆足了,就可以让列国诸侯屈服,那还不多用用?
谁知,晋国刚想摆摆盟主的谱,不料,郑国执政大夫子产代表晋国强烈要求晋国减免贡赋,晋国当然不同意。
于是,当着列国诸侯和各国卿大夫的面,子产和晋国各公卿大夫开展了一场激烈的舌战。
鲁昭公、季孙意如和子服椒简直看得呆了。这么精彩的舌战,估计是春秋史上唯一的了。
公元前529年8月7日,平丘会盟上,郑国执政大夫子产赶在各诸侯盟誓之前,就减轻郑国向晋国纳贡的数量提出自己的提案。
只见子产沉着走上台,朗声道:“想当年,天子是根据诸侯国的地位来确定诸侯进贡的班次和贡赋数量,凡甸服之外的诸侯,爵位尊贵和地广人多的,要求的贡赋就相对多一些。反之,就相对少一些。
伯爵与子爵、男爵是属于五等爵位中的下等,所以应交的贡赋自然不能与公爵、侯爵这样的上等爵位比。
但现在是什么情况呢?敝国的爵位仅仅是伯爵,只是男服而已,但被要求的贡赋却与公侯爵位的诸侯一样,这实在不公平。
所以,敝国百姓非常希望,晋国作为诸侯之长,能够给予郑国一个公平对待,减少敝国每年的贡赋,敝国上至寡君,下至平民,都不胜感激。”
鲁国大夫子服椒很清楚子产的意思,子产提到的甸服,指在周王室京畿之内的诸侯。
当时,大周王朝实施的是九服制,以京师做为起点,向外每五百里是一个级别,一共九个级别,即九服。
九服中,最里面的五百里这一圈,被称为侯服,向外依次是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一共是九服。
京师周边方圆千里,称为王畿,所以侯服、甸服是王畿里面的地盘。
侯服、甸服作为王畿里面的地盘,受周天子的直接领导,所封之地也是王室的直管领地,由王室直接领导下的天子之师予以保护。
因此,侯服、甸服不论贵贱,缴纳的贡赋都一样,而且相对比较重。
按大周王朝的贡赋制度,京畿以外的列国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其标准是公侯被列为一类,伯子男被列为一类,缴纳标准当然是不同的。
鲁国大夫子服椒非常佩服,看来这位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是一个大学问家,知识面非常广,对大周王朝的相关制度规定了熟于胸。
见子产如此不卑不亢,连鲁昭公和季孙意如都在内心替子产叫好。按理,郑国执政大夫子产摆了事实,讲了道理,晋国应该可以直接通过郑国的提议了。
但晋国认定,只要摆足了盟主之威,就可以随心所欲。你郑国人头上长角了?居然当着列国诸侯的面提这样的要求?
你郑国减少贡赋,那其他与你郑国相同爵位还有更低爵位的的诸侯不也一样要降低贡赋标准?那晋国每年将减少收入多少?
晋国当即便表示不同意,晋国有一个卿大夫立即大声道:“不行!关于贡赋问题,那是很多年前已经定下来的,而且也是经过与诸侯们商议过的,哪能说改就改呢?”
这话讲得很严厉,甚至带有批评的意味,而且也是有道理的:当初定这个标准时,你们郑国不也同意了吗?
鲁昭公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这确实是事实。
季孙意如却在想,如果是自己在台上被这么质问一句,估计当场便面红耳赤下台来了。且看子产如何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