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鞅听说孔子离开了卫国,立即派人联系了孔子。
但赵鞅不知道,孔子是不可能答应赵鞅的,因为以君子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孔子,不可能与阳虎这样的小人同伍。
更何况,还有一个仇视敌对孔子的蒯聩也在赵鞅门下。
只是,孔子有一位神交已久的贤人,居然也在赵鞅门下,这令孔子有些想不通。
这位贤人,叫窦犨。
窦犨,妫姓窦氏,字鸣犊,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应是晋国牛人,但由于与孔子有关,我们就简单介绍一番。
窦氏的渊源颇为特殊,窦的本意是洞穴,据说窦犨先祖曾遭到歹人围攻,最后自一狗洞逃出生天。该先祖遂以窦为氏,这便是窦氏起源。
与孔子一样,窦犨作为晋国大夫,崇尚礼治,重视教化,与当时晋国众卿大夫骄奢淫逸唯利是图格格不入。
据说窦犨多次在公众场合倡导礼乐治国思想,号召诸侯尊王、以礼治国、上下有序,在春秋江湖有着相当的知名度。
孔子曾公开赞誉窦犨为晋国之贤大夫。
在为政上,窦犨非常体贴民情尊重民意。据说,窦犨亲自率民众治理汾河水患,采取了筑坝开渠、垒堰导水等举措,使其治下农田得到增加,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民众安居乐业,深得民众爱戴。
据说,如今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横渠村,就是因为窦犨率民众开凿出的一条人工渠道而得名,这条渠道就被称为横渠。由于横渠引自汾水,灌溉汾水以东大片农田,造福当地民众。
两千多年过来了,横渠以及横渠村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毛想想好了,这样一位士大夫,在当时定然得到民众称颂。
立德,立功,立言,此三者得一,即永垂不朽。窦犨,当然是令人尊敬的。
孔子本无意入晋,因为入晋将直接面对这个世上最强悍的一个大家族,赵氏家族。
赵氏家族宗主赵鞅,随着这些年以一己之力对抗原本这世上最强大的中行氏和范氏两大家族,外包一个反叛的赵氏别宗邯郸赵氏家族,从一开始几被灭亡,到后来联合晋国智氏、韩氏、魏氏三大家族,反败为胜,更是无惧于以齐国为首的反晋联盟的屡屡进犯,如今已多次击退反晋联军,还将中行氏、范氏和邯郸氏团团围困于朝歌和邯郸,胜卷已然在握。
没有几把刷子,怎敢在春秋江湖舞动?
孔子不喜欢赵鞅,因为赵鞅重用了自己曾经的敌人阳虎,还重用了仇视自己的卫国世子蒯聩。
晋国更是一个乱邦,君子怎可入乱邦?
但赵鞅居然还重用了窦犨这样的贤人,还有大名鼎鼎的扁鹊、姑布子卿等人。
赵鞅,是怎样一个人?
也正在此时,赵鞅派人邀请孔子入晋。
那就去看看吧,也许,自己的前途,就在晋国,就在赵氏家族。
众弟子唯老师之命是从,于是,一行人转而西行,直至黄河边。大家等着对面船家过来。
面对滔滔黄河水奔腾东流去,孔子感慨万分。他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奉鲁昭公之命赴王都洛邑,会见了老子先生,老子先生给予自己的教诲,给自己影响甚巨。
回国时,老子亲送至黄河边,指着黄河对自己说上善若水。
后来,王室大乱,老子先生与一干王朝大夫臣工随王子朝赴楚,从此不知下落。
上善若水,老子先生,是真正的贤人呐。
孔子喃喃自语着,不远处却有人冷笑道:“此等世道,贤人又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孔子一惊,循声望去,见一青衫士人,背负一剑,正看向自己。
孔子上前施礼道:“余乃鲁国孔丘,见过先生。”
青衫士人见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忙还了一礼,道:“晋国窦三,见过夫子,刚才小可胡言乱语,请夫子切莫见怪。”
孔子见此人如此讲礼,内心高兴,就与青衫士人攀谈起来。
孔子道:“丘刚闻先生感慨,不知何意?”
青衫有士愤愤道:“如今天下,礼崩乐坏,纲常不举,诸侯互相攻伐,国内到处动乱,民不聊生。此等天下,正需要贤人出仕匡扶。
可惜,世上本就没几个贤人,但贤人却不被容于世。
夫子提到老子先生,本为王朝巨贤,因两王相争,被迫沦落荆蛮之地,不知下落。夫子亦为鲁国巨贤,却不容于国,如今流亡至此。
更令人发指的,晋国当今大贤窦犨,居然不容于赵氏,前些天被赵氏所杀!刚才小可之言,正是因为听夫子提到贤人,故有感而发。”
孔子听后大惊,忙问其中缘由,青衫士人长叹一声,将窦犨被杀一事前因后果给细述了一遍。
原来,青衫士人本为窦氏家族中人,乃窦犨随从。
鲁国三桓专权,国被三分。晋国亦是如此,晋国六卿专权,国被六分。晋国大夫窦犨就从属于赵氏,实质为赵氏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