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大周王朝最正宗的宗邦鲁国,都没能让孔子顺利推行礼教,这中原列国,还有哪个国家可以让孔子的理想付诸实践?
见众弟子皆低首不语,孔子突然朗声笑道:“如果为师真的要赴海外,估计真正能够追随为师身边的,也就子路吧。”
众人皆尴尬不已,仲由则有些自得。
孔子此语,绝对不是随口说说,因为自从仲由拜孔子为师这么多年来,无论孔子在鲁国,还是去齐国、卫国、宋国、曹国、陈国以及现在到了蔡国,众多孔子弟子中,也就仲由始终陪伴着孔子!
仲由见孔子如此评价自己,不由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咧着嘴笑了起来。
孔子一看,又好气又好笑,他微微摇了摇头,对仲由道:“子路啊子路,汝亦勿得意,为师之所以说汝能追随,主要还是因为汝勇武,至于汝其他的才能,还是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
众人这才明白,孔子并非刻意要抬高仲由,而是众弟子中,也唯有仲由不但勇武有力,而且确实对孔子忠贞不二。
这样的人,既有保护孔子的能力,也有甘愿追随的自觉。
谁都愿意追随孔子,但并非是谁都有能力保护好孔子。
孔子是一个率真的人,他对弟子们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是直言直语,从不文过饰非。
刚评价了仲由,孔子又把颜回叫过来,让颜回站在众弟子面前,道:“刚才,为师提醒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二三子都要切记。
大家再看子渊,每次为师讲学,子渊必认真听讲,且从不质疑与反对,‘终日不违’。
一开始,为师认为子渊愚笨。但后来,为师多次观察子渊私下里与众弟子研讨学业,发现子渊非但掌握了为师所授之学业,甚至有不少方面超越了为师。
子渊并非愚笨,也并非他不懂装懂。他爱动脑筋,总能独立思考,并有自己的见地。这样的学生,为师认为,足可以成为表率了。二三子,做学问,就应如子渊一样。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颜回被表扬得不好意思起来,这是孔子不止一次表扬颜回的学问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过了自己。
孔子绝对不是忌贤妒能的人,尽管后来曾经有人说孔子不少弟子比孔子还贤,孔子内心也有过不痛快。但他对弟子的了解是客观的,也并不因为自己教出来的弟子超越了自己而诋毁。
孔子只是直率而已,对自己的弟子,尤其是自己一直很欣赏的弟子,表扬和批评都是赤裸裸的。
如孔子表扬端木赐通达物理,表扬仲由勇敢果决,表扬冉有多才多艺,都是治政人才。但也批评端木赐虽精于商道但学问不足,批评冉有不直言劝谏。
至于批评仲由的话,那是常态化的。
后世的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相信孔子是赞同这句名言的。
在我们对孔子的认知中,尤其是通过《论语》、《孔子家语》等记录孔子言论的史料,我们总能发现孔子是经常与自己的学生在一起的。
正因为经常在一起,所以孔子就有了对自己学生评价的资格。
孔子曾说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用现代的话讲,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观其言行的目的,观其言行的动机,观其专注的领域,就会了解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