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甄真拿过来翻开一看,可不是嘛,都是她在鲁国公府花会上背的诗。尽管她那天一再强调过这些不是她写的诗,但是当这些诗流传开来的时候,还是算在了她的名头上。
册子的后面还有当地诗人的作品,甄真觉得自己又欺世盗名了,忙解释:“这些诗真不是我写的。它们......另有主人。”
献书富绅并不介意:“小姐太过自谦了。我等想请小姐参加我们的诗会,一起体味诗词的乐趣。”
“多谢您的好意,这次我着急赶路回尚都,恐怕没有空闲。日后等其他机会吧。”
几个富绅不再坚持,又客套了几句走到了一边。甄真松了一口气,而队伍里又走出了其他人。甄真登时想明白了,原来这就是郭羽的招数,用无数的普通人来耗费时间,拖住她。
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走不掉,那就看看郭羽能耍出什么新花招。
甄真笑着接待了前前后后好几拨人。
几个布衣书生慕名请她到学堂讲课;甄真便跟这几个书生讨论《翰墨时报》,看看有哪些话题诗大家都感兴趣的。
有农夫拿着一本《农政集》请她转告太子说这本书很有用,最好能普及推广到所有乡村。甄真便问他家里原来是怎么种地的,产量如何,够不够吃;用了新方法之后又如何;邻居们有没有学到这些新方法;对土地新政有什么期待。农夫感叹道:“没想到京城里的娇小姐,居然对田里的事情知道那么多!”
还有人带着自家有精神障碍的亲戚来,想请她给看一看、治一治。精神科诊断治疗的事情已经超出了甄真的能力范围,她还是详细的询问了病人的情况。最后甄真给出的建议却是照顾这样的病人时,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郭羽本来带了衙役维持秩序,可是此时衙役们并没有起到作用,放任人群向甄真围去。郭羽也偷偷的躲到了一旁。他只需要把甄真留在林州,他可不想把自己给搭进去。
甄真从坐着,到站着,最后站到了椅子上。她从跟大家聊家常,到聊身边事、国事,最后聊到了天下大势。
她忽然意识到,郭羽给她带来的危险,实际上也是机遇——
一次深入群众的机会,一次普及知识的机会,一次招兵买马的机会。
忽然她话锋一转:“乡亲们,大家都盼着过上好日子,可是你们知道吗?大宁已经危在旦夕了!有人要造反!”包括郭羽在内,所有人都惊呆了。
郭羽本想保密,利用这个消息的时间差大捞一笔。可是现在他已经无法阻止甄真谈这个话题了,他和手下都在远离甄真的位置。还有甄真带的那些侍卫也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如果用弓箭的话,肯定会被发现。
只听甄真慷慨激昂地揭露着凤璀的种种恶行,周围上千人的情绪都被她调动了起来。
“尚都危急!大宁危急!”甄真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