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鹤翔一家进京后,就住回到帽儿胡同的沈宅。
帽儿胡同处于京城权贵区的边缘,是五品以下官员进京后的首选。
购买沈宅的那位祖先极富远见,他认为京城是国之重地,只要世事安稳,京城的人口必然会越来越多,像帽儿胡同这种好地段也只会越来越稀缺。所以他就为后世子孙,置下了这座沈家在京城的祖宅。
事实也正如这位沈家祖先所预料的那样,几十年后帽儿胡同已经是一宅难求。这里住户们大多搬来几十年了,经年累月下来各家都添了不少人口。每家都想扩大宅子,但帽儿胡同就这么点长,又谁也不肯卖,大家就只好见缝插针地在自家宅子里加盖了。
之前沈鹤翔丁忧回乡后,二叔沈淞一家搬进了沈宅。这九年来,沈宅一直由沈淞之妻王氏打理。
王氏一天两次理事,多年来雷打不动。一次是在辰时,主要是总结前一天情况,布置这一天的任务,下人领了对牌各自去办事;一次是在申时,主要是查漏补缺追加任务,并听取下人的汇报。
王氏理家的本事从老太太一脉相承。用沈家老太太的话说,“虽然只学了我的六成,也尽够你用的了”。如今她又用同样的方法来调教儿媳。当然了,她主要调教的是张氏,齐氏只是附带的。
“黄瓜又涨了一文钱,猪肉也在涨了二文。米铺老板说大米也……”厨娘向王氏汇报工作,总结下来就是涨声一片。
“一会儿你带人去买米,就别等到明天了。”王氏取了对牌给厨娘,“家里多了状元爷一家,衣食住行要更讲究些,不能让人笑话。”
京城沈宅并没有单独的管家,但凡采购之类的事情都由王氏直接指派。
“状元爷起复是好事,只是起复后这迎来送往的又是一笔支出。老爷他不管家事,不知当家难啊。”王氏打发了下人之后,对张氏抱怨道。
“开门七件事,都说京城居大不易。”张氏跪下来为王氏捶腿,“母亲辛苦了,儿媳帮您捶捶腿。”
“给大奶奶搬个凳子过来。”王氏吩咐贴身丫鬟春燕。她自然不缺人捶腿的,要的就是张氏这个态度。
“是。”春燕从一旁搬了张锦凳过来,伺候张氏坐下了。
“家里这些年全靠母亲一手操持。我是个嘴笨心也笨的,帮不上您什么忙。”张氏一边捶腿一边道。
这张氏惯会卖乖,偏偏婆婆就吃她这一套!齐氏在一旁绞手帕。
“嗯,我知道你是个有孝心的。”王氏笑着拍拍张氏的手,“我记得你生了淮儿后,身体一直有点弱,回头让厨房也给你炖一盅。”
“母亲也没能每天一盅燕窝呢,我这做媳妇的怎能独享呢?”张氏为难的。
惺惺作态!齐氏忍不住哼了一声。
“谁敢有闲话,让她来跟我说!”王氏瞪了齐氏一眼,齐氏吓得直缩头。
“沈家在母亲打理下兄弟相亲、妯娌和睦,上下尊卑分明,怎么会有人说闲话呢?”张氏一向知道拣王氏喜欢听的说。
马屁精!齐氏又开始绞手帕。
“不算独享,你的弟妹一向身体弱,我也让厨房每天给她炖一盅燕窝。”王氏果然很是受用,看了眼张氏的肚子,意有所指地道,“说不准明年这时候就又怀上了。”
张氏不说话,只抿着嘴笑。
“莫不是……”王氏的话还没说,就听见齐氏的声音。
“儿媳谢谢母亲啦。”齐氏还以为这个“你的弟妹”是指自己呢,当下欢欢喜喜地道。
“燕窝是炖给瑞娘吃的,你没病没灾吃什么燕窝呀?”王氏挑剔地看了齐氏一眼。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儿媳现在还没个孩子呢。要是每天一盅燕窝,说不定到明年就怀上了呢?”齐氏急红了眼,冲口就道。
“母亲,不如把我的份例给二弟妹吧。”齐氏她就是个蠢的!张氏心里暗喜,脸上却不显。
“大嫂,我就知道你疼我!”齐氏喜滋滋地。
“这怎么行,你可是……”王氏忽然想到张氏之所以没声张,恐怕是因为这一胎还不到三个月,“别动你大嫂的份例,让厨房把我那份给你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