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
“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
“罢之,不便也。”
七杀毕竟不通文墨,虽说这本书的遣词造句已经极尽简单了,但有些地方他还是听不太明白。这一番听下来,他似懂而非懂,反倒不好发表什么看法了。
裴仪瞥了眼面色凝重的小侍卫,半是打趣半是点拨道:“百年前,文学之士认为官府贩卖盐铁,是与民争利。”
“而且,倘若商业之风大盛,四处都是追逐利益之行,实在是有伤教化。”
“所以,文学之士建议罢免盐铁贩卖,从天下根本出发,广修农业,与民为便。”
“可士大夫却认为,匈奴屡屡扣关,加强边境防卫势在必行。”
“但加强防卫,必会增大国库压力。”
“所以,士大夫主张大兴盐铁贩卖,以此充盈国库。”
“七杀,你觉得谁说得更有道理一点?”
七杀方才只是对内容听得半明半懂,如今听三爷再这么解释了一遍,对内容就更清楚了。
他沉默了片刻,郑重地道:“兴盐铁,强边关。”
裴仪懒洋洋地坐在梨花木靠椅上,单手拿着书卷,另一只手无聊地摩挲着书桌上的小猪笔山。
她有意要让小侍卫对书籍更感兴趣。
为了提高趣味度,裴仪刻意抛出话题进行引导:“可是,盐铁盛行,商贾之气必定大振。”
“到时候百姓个个逐利却不讲仁义,这不是有伤风化,不利于一国稳定吗?”
七杀在她身旁站得笔直,一手拿着长刀,一手自然垂落于身侧。
他神色微敛,很是认真地问道:“百姓仁义,匈奴就不扣边关了吗?”
裴仪轻笑声了。
她有意引导着小侍卫深入思考,意味深长地道:“百姓仁义与否,与匈奴会不会犯我边境,的确没有什么太大联系。”
“可是,百姓若是不行商业,手中无财无势,又满心满口的仁义道德,又甘于贫苦一辈子务农耕地,那必定难生反叛之心,一国也就容易太平。”
“当权者是为了冒着一国不太平的风险去防范匈奴呢,还是愿意为了一国统治而侥幸稍稍疏于边境防范呢?”
七杀思索了小会儿,斩钉截铁地道:“先退匈奴,再平天下。”
裴仪仰头看着站在一旁的小侍卫,兴致盎然地打趣道:“可匈奴来不来犯我边境,本就不好说。”
“更何况,就算匈奴来犯,我们也可以求和。”
“但若是一心防范匈奴,导致国内风气不正。”
“百姓心思不定,那就国之不保,岂不是因小失大?”
七杀眉头微微拧了起来,心里升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愤懑与不耐烦。
他略略有些愠怒地道:“不退匈奴,保不住边关,国之不国,还谈什么稳定?”
裴仪舒舒服服地靠在椅背上,将书往自己手中轻轻拍了一下。
她皮里阳秋地笑了,意味深长地道:“何为边关?一国之边境便是关边。”
“此处关边失守沦为他国之境,那便往后一退,以别处为新的边关便是。”
“甭管是弹丸之地也好,还是浩瀚国土也罢。”
(注:浩瀚一词既可以形容水盛大的样子,如浩瀚大海;也可以形容地域广大,例如浩瀚沙漠。本文取后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