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忙活了几个月后,铺子终于赶在了科考之前开业了。
开业当天,店门口来了许多看热闹的人,即使她没有请舞狮,气氛看起来也很是热闹,店里的东西,也都差不多都被人给抢光了。
之后,她的日子虽归于平静了,可她的铺子却在京城里出名了。
一方面是因为她那与众不同的装修风格,一方面则是因为她卖的东西,虽然褒贬不一,可却让人记住了。
这日,在离城门口不远的茶馆里,又有人开始谈论她那铺子了。
坐在二楼窗边的一位蓝袍男子,此时,正一脸高兴的跟一位书生打扮的男子说话,那满脸红光的样子,一看就知他最近遇到了啥大喜事。
他一边品茶听曲,一边感慨跟对方感慨道:“要我说,那个喜缘坊的主家,还真是一个能人,做的东西好看不说,就连那铺子的装扮,也是让人眼前一亮。
你瞧瞧人家那招牌做的,入眼就是一个大大的喜字,就是离的老远我都能看到,看着可比那中规中矩的招牌引人注目多了。”
书生闻言,笑着打趣道:“你喜欢那喜字,那是因为你家刚办了喜事吧!
像我,就比较喜欢中间那跟雕花似的缘坊二字,主人雕刻的技艺高超,看着让人赏心悦目不说,若是离的近了,还能感受到一股平和宁静的之意。
若是我看书的时候,也有这么一件物件在的话,那可真是太好了,可惜,每日逛遍了她的铺子,也没能找到一件类似的物件,想想真是让人惋惜啊!”
男子闻言,想到新进门儿媳妇对他们老两口的孝顺,便不由哈哈大笑,道:“你小子,就喜欢这文雅的东西,你叔我就俗多了,我还真就喜欢那喜字,那喜庆的招牌,看着就让人觉得心情好。
还有,你若是真想要一件那样的物件的话,你完全可以去找店主定做一个嘛,天天这么跑,也不嫌累得慌。”
书生听他这么说,笑着摇了摇头,道:“叔,你这就不知道了吧,有道是千金难买心头好,有些东西呀,是要看缘分的,专门定做的多无趣啊!”
男子一见他又开始了讲大道理的毛病,便连忙摆手道:“得得得,我是不懂你们这些读书人是咋想的,我不说了,总行了吧!
你可别跟我说你那些大道理了,我可不爱听,听的久了,我都想出家当和尚了。”
旁边坐着的妇人闻言,没好气的拍了他一下,然后,笑骂道:“胡咧咧啥呢,你若是去当了和尚,那我咋办,难不成去当尼姑啊!”
男子被自家媳妇当众拍了也不恼,笑着拉住她的手,然后,一脸讨好的道:“嘿嘿,我就是这么一说,咱们两个可是要白头偕老的,老婆子你可别乱来啊,不然留下我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