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刚刚精神了几分钟,人就像着了魔一样,怎么都控制不住,从衣兜里拿出他那条价值不菲的强光手电,步行半个多小时,来到沙依巴克区的一座玉石巴扎。
这个玉石巴扎不大,没有任何规划,就是自发形成的一个马路市场一般。
逛的人多了,就慢慢有人摆摊。
一来二去就成了气候。
小小一座露天的玉石巴扎,交易方式就是一张油布铺在地上。
可依然是人声嘈杂,每个摊子上都围着数量不等的人群,有汉族的,有维族的,有哈萨克族的,还有满族的,衣着各异,唯独看着摊子上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玉石原料,都是同样的表情。
狂热。
和田玉赌石成风,有上千年的历史,人人可赌,大有大赌,小有小赌,既有玉龙喀什河西岸玉石大巴扎,一刀百万的豪赌,巨赌,也有路边小摊几块,几十块钱的小赌。
在这个年代,和田玉即便籽料,也是很充足的,还远远不像后世那么稀缺。
价格也没那么离谱。
一块同样的料子,后世几万,上十万的籽料,在这个年代通常也就是几百块钱。
一个摊子几十块石头,多的也有上百块的,青红花白,大大小小,在油布上一水摊开,颗颗分明。
有籽料,有山料,也有山流水。
卢正山在一个小摊子旁边停了下来,摆摊的是一个维族老人,口口声声说这些料子是自己在河里捡的。
但骗不了卢正山。
他首先挑选了一块巴掌大的石头,从外表上看,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灰褐色,跟河坝里普通的鹅卵石,只有一点区别。
将手电筒打到石头上面,隐隐泛出一丝温润,隐隐可见一丝玉色。
卢正山从不同的位置看了几遍,在手里抛了两下,大约二两重:“这块多少钱?”
摆摊的维族老头把袖子一扯,把手指头藏在宽大的袖子里。
卢正山会意,把自己的手伸进维族老头的袖子里,维族老头伸出两根手指,在卢正山的手背上拍了一下。
就代表20块钱。
这是规矩。
因为围观的人多,赌石在当众交易都是袖子里比划。
卢正山摇摇头,表示贵了。
把石头放下。
这一块巴掌大的鹅卵石赌什么呢?才20块钱?这就是赌石的魅力了。
神仙难断寸玉,一块玉哪怕表面是白的,不切开你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料子,玉质化简单,但想要纯粹,那就太难了。
切开里面总是乱七八糟的,要不是断纹就是各种杂色,什么火龙果,烂棉絮,鸟窝,还有叫黑芝麻糊的。
可以这样说,想要得到一块纯净如一的料子,没有杂质,没有瑕疵,仅仅这种程度,就已经是万里挑一了。
想要得到一块完美的玉石,面积还挺大的,那就更难。
但不切开你什么都不知道。
就是这样一块20块钱的石头,一刀切下去,也有可能出现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料子。
而那些外表很好,开了窗口,要价就是几万块钱的石头,一刀切下去,也可能亏得渣都不剩。
和田赌石,像这种整赌的料子,很多人就是随便捡几块鹅板石摆在摊子上。
就卖20块。
切工都得10块钱。
等不多久,还都得卖出去。
这种赌石,就跟买彩票一样,明明知道希望渺茫,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机会,就跟中500万的几率差不多,也会前赴后继。
只有一个目的,是所有玉人的终极追求,羊脂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