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经济嘛。
这边在聊天,杨梅和杉原京子就已经在采购了。
格鲁谢夫斯基服务态度非常的周到,这两个傻妞价都不讲,指着阿伦卡礼盒装就说:“这个要十盒。”
格鲁谢夫斯基问道:“标准版的是8颗金莎,8颗银莎,8颗黑莎,金莎是焦糖果仁口味,银莎是榛子牛奶口味,黑莎是咖啡口味,可以自由搭配的,需要调换吗?”
“不需要呀,装起来就行了。”
范阳不屑,这两个傻妞一看就是外行。
拿起一盒阿伦卡礼盒,翻到后面一看,代可可脂的,垃圾。
扔在一边。
又拿起一块斯巴达骑士,外形平平无奇,就是长方形的板状包装,外包装黑色,每一块上面都标注着金色字体的可可含量,分别是65%,75%,85%,95%,99%,五个规格。
“可以尝一下么?”
“随便品尝,但是,之后要结算钱的。”
范阳剥了一块65%的,放进口中,喔,好吃。
这是真的好吃。
入口带着淡淡的苦味,可入口既化,越嚼越香。
这才是纯正的可可豆做的。
换句话说,这才是真的巧克力。
可可脂,类可可脂,代可可脂,实际上是三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除了第一种可可脂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只能叫人造巧克力。
类可可脂是用棕榈油加工出来的。
代可可脂直接用清油,玉米油,花生油,就可以加工出来。
价格也普遍相差3倍以上。
因为中国不产可可豆,这是个硬伤,所以巧克力工业很难发展得起来。
到了2018年,也只有那些进口的纯高档巧克力,几百元一盒的,才能吃到天然可可脂。
而且含量还低。
像德芙,费列罗这种偏高端品牌,号称的纯巧克力,可可脂的含量也不足百分之20。
德芙经典的牛奶丝滑巧克力,可可含量不足百分之五,仍是代可可脂打主力。
像眼前这块可可含量65%的,日后国内想要吃到也可以,可价格嘛,没有个一两百块钱一块是别想了。
低头看了一下价格,才区区的1.5元钱。
又拆开一条99%的,咬了一口还是吃不惯,太苦了,只适合用牙齿刮下一点慢慢品尝,而价格也才贵了5毛钱,2.0元钱。
而那标价签上面,写了一个羊马号,¥:2.0元。
这是人民币标识,范阳问道:“这边可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