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一副‘我是百事通’低声说:“我记得,是有一次马文才上厕所没厕纸,被困在茅房里很久。可是,都没有人发现。等到了晚上的时候,梁山伯正好要打扫厕所,发现已经蹲到两腿发麻的马文才。梁山伯不但没有笑话他,还二话没说就去拿来厕纸,解了马文才的燃眉之急。马文才就把梁山伯拉到他的羽翼下,不让人欺负他。”
“就这样?”我控制不住嘴角的颤动,这马文才要不要这么的‘知恩图报’?!
“对啊,这事可让很多人懊恼呢,很多人都在私底下说过,如果那天是他们给马文才送厕纸,那他们就赚到了。”
额……给人送厕纸也有抢着做的吗?
“那你跟我说这么多,是要我帮你什么吗?”无事献殷勤,肯定有所求。
我没有转身,只是坐直了身子,不让那人在碰我的后背。
谁知那人却得寸进尺的把头伸了过来,靠在我的耳边说:“下次考试,记得把答案抄给我。”
我按捺住想要抽人的冲动,点着头,说:“好。”
“那就这样说定了。”那人跟我哥俩好似得,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就缩了回去。
先生也从外面走了进来,开始上课。
先生手里拿着道德经,开口读:“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然后停了下来。
我们立即接着读:“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先生见我们停了,又读:“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所有人沉默了,先生点了我,说:“有台,你来。”
我站了起来,背读着:“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先生很满意,问着:“这是《道德经》的哪一章?”
我答:“第二十五章。”
“很好,那你可以坐下了。”先生让我坐下,继续说着:“你们要像祝有台同学学习。”
“是的,先生。”
先生回到他的坐榻处,问着:“那你们可知其义?”
“学生不知,还请先生教导。”
先生放下道德经,开口说:“现在,给你们一炷香,把这篇背读下来,到时我要抽查。”
“是。”
一炷香以后,先生一个又一个的点名,只是,结果让人大为失望。
不是磕磕绊绊,就是记得上句,忘了下句。
先生走到我身边,说:“有台,你来。”
唔……先生这是要给我拉仇恨的节奏吗?
我表面一派平静地站起来,开口背读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你可知其义?”先生眼中一道微光闪烁,明显的表达着‘为师看好你哦。’
“学生知道。”我颇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哦不,是‘我是才女,我怕谁。’
我轻声说着:“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寂静无声啊,空虚无形啊,它独立长存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止息,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道”,再勉强命名为“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源。
所以,“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存在界有四种大,而人是其中之一。
人所取法的是地,地所取法的是天,天所取法的是“道”,“道”所取法的是自己如此的状态”
课堂上,就我一人的声音在回响着,先生一直在『摸』着他的胡须,眯着眼,说着:“孺子可教耶。”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没有背读出的,被罚抄三十遍,再加上我刚才所译出的二十遍。
整整五十遍啊?!
等先生走后,看着那些对我目『露』凶光的同学们,我有点脚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