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之后,赵宗全回到太极殿,越想越气,拉着沈皇后诉苦:“舒王是朕的生父,朕难道连声爹爹都不能叫么?”
沈皇后宽慰道:“陛下身孚天下厚望,一言一行都是天下人的楷模,谨慎持重也是难免。”
赵宗全悠悠一叹:“怎么称呼父亲,那是自己的家事,居然也做不了主,这个皇帝做得还真是没滋没味。”
这倒是赵宗全的真心话,不过他却是下意识地忽略了,既然享受了皇帝的权柄与尊贵,自然就要承担皇帝的责任和义务。
自古以来,天家的事就没有一件是私事,对皇帝来说,家与国都是一体的,就连皇帝和皇后同房也有严格的规条管制,何况是称亲这样的大事呢?
但即便如此,赵宗全也不会放弃,还是要继续推行此事,这一方面,是为了完成自己心中郁积多年的执念,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肃清朝中异论,巩固自己的皇权。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后一个原因对赵宗全来说反而更加重要了。
赵宗全当然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于礼不合,但他就是要这样做。
所谓的名分之争,实质上是新旧两党之间的角力。
至于那些年轻御史,只是幕后的操控者推到台前的代言人罢了。
称皇考还是皇伯,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赵宗全真正的目的,是借着这次风波威压朝堂,排除异己,将自己的意志自上到下完全贯彻。
等到此事尘埃落定之后,以曹皇后为代表的旧时代将被扫进垃圾堆,赵宗全乾纲独断的时代才会真正到来。
只是,想要顺利推行此事也没那么容易。
反对派有一群年轻气盛、天不怕地不怕的御史作先锋,还有华青锋赵立本这样根基深厚的老臣在背后撑腰,纵然赵宗全势力更大,也得好生费上一番心思。
恐怕短时间内,还是个僵局啊!
正思忖间,恒王赵策英来了,行礼过后,就向赵宗全禀报了顾廷烨被太后打板子的事。
顾廷烨这板子算是替赵宗全挨的,赵宗全自然不会亏待他,忙命人去澄园探望安抚,并赐下许多珍贵的伤药。
顾廷烨也是身不由己,他和韩章一样,没有别的路可选,是比韩章还要铁杆的皇帝一党,纵然缩着头不出声,赵宗全和曹太后也会逼他选边站。
当然,事后顾廷烨也能得到好处,赵宗全肯定不会忘记顾廷烨的付出就是了。
待恒王走后,赵宗全回到御书房,继续处理今天的奏章。
刚坐下,赵宗全就看到御案上显眼处有一本奏章摆在最上头。赵宗全心头一紧,知道这是紧急要件,赶忙翻开查阅。
原来,这正是广西道呈上来的军情奏报。奏章里的内容大概是,盛长桢不费一兵一卒轻取昆仑关,交趾军退兵,邕州之围已解。
“大捷,大捷啊!”
赵宗全兴奋地一拍桌子,广西道的这份捷报来得正是时候,彭时和盛长桢都可以算新党,他们领军大胜,相当于是在为汴京的朝争声援,打破新旧两党僵持不下的局面。
一念及此,赵宗全心下已经有了决断,要对这场胜利大肆渲染,对外宣称时,就说盛长桢八百破十万,打得交趾人大败而逃。
只有这样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胜,才能显示赵宗全治下武功鼎盛!
奏章很长,大捷的内容之后,还有密密麻麻数百字,赵宗全看到这里,却是冷静下来,面色渐渐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