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宣忙道。
其实这些小吏用他这个礼部尚书真是大材小用。
把小瘟神打发了再说。
小瘟神终于放过了李日宣。
朱慈烺看着李日宣远走,他嘴角微翘。
看李日宣的架势一点没看的起几个小吏。
朱慈烺却是知道这三人日后在江阴作出了何种惊天地涕鬼神的壮举,他们组织十万江阴人让数十万清军灰头土脸。
阎应元更是留下了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千古不朽的诗篇。
这等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朱慈烺必须收入囊中。
当然了,朱慈烺绝不会因为诗词好而招纳,而是因为阎应元把一个江阴的十万乌合之众,整顿为一支铁军,对抗精锐清军的攻击近三个月,这等本领哪怕是孙武复生也不过如此了吧。
周延儒刚刚和谢升等人返回文渊阁,正要开始办公,方才崇祯帝可是一大票的旨意,内阁都要票拟,然后递进司礼监,陛下批红,有的忙了。
没想到太子驾到。
周延儒感觉自己有些头疼,这个太子太能折腾,他的直觉又有麻烦事。
“周相,某看中一个官员,长沙知府堵胤锡,本宫想将其调入朝中任少詹事,可任职东宫,不知道周相可不可以通融一二,”
大明的内阁还是很有实权的,比如庭推就是,中高阶官员的任命内阁商议,然后给皇帝一个名单,一般三四个名字,皇帝勾选一个。
当然了,皇帝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人选,不过也要内阁已经六部尚书商议后通过,如果通不过,皇帝虽然很恼怒,也没太好的办法。
当然,也可以发下中旨独断,不过那就是和内阁等重臣处于对立的局面,朝局不稳,一般不会发生。
听了朱慈烺的话,周延儒一怔。
“这是左庶子马世奇的弟子啊,本相倒是听过此人,颇有官声,不过,殿下,按规制,但凡东宫属官,必须要陛下首肯啊,”
“这倒不是问题,本宫求恳陛下,其官声颇佳,陛下必定应允,不过,到时候周相可要美言几句啊,”
朱慈烺盯着周延儒。
周延儒是个人精,没那么迟钝,他很清楚,这位太子在示好,要求合作。
以后太子的事儿,他不要掣肘,当然,太子那里必然有回报,周延儒也不会问什么回报,那得多傻缺。
现在他的问题是接不接下的太子的好意。
周延儒手捻着长髯思量着,接着他就发现朱慈烺笑嘻嘻的看着他。
仿佛他这里有什么答案都不在意的模样。
这就让周延儒的心悸了,他是个人精,当能相人,虽然太子只有十四岁,但是这城府还有方才朝堂上表现颇为处变不惊,小小年纪已经是个人物。
就是这点周延儒觉得就值得加注,哪怕是为了周家。
“太子放心,臣当会向陛下提及,”
周延儒拱手笑道。
“好啊,周相必不会为今日之言后悔啊,”
朱慈烺颇有深意道。
周延儒一阵恍惚,好像他面对的是宦海多年的老人,而非一个小小少年。
走出文渊阁,朱慈烺显得很高兴,哼着小曲,今儿个真高兴。
可说虽然今天有波折,但是一切还算向好。
尤其是几个人选都有了着落,让他越发的满意。
之所以他为了堵胤锡废了这么大周章,实在是因为堵胤锡是明末少有具有战略眼光的人物。
他胆略极大、颇有谋略,肯为民做主,而且眼光卓越。
当清军进军江南,形势极为恶劣的时候,他单人独骑前往李自成残部所在,说服了大票李自成旧部和明军联合作战。
要知道在这之前,两家杀红了眼,甲申之变就是李自成造成的,他们相互间是死仇。
但是堵胤锡不但敢去,而且成功说服了李过、高一功等昔日李闯麾下大将,凭空为大明获取了数十万的友军。
没有这些支持,南明不可能支撑那么久。
顶住其他大臣的另类眼光和不满,不计前程放弃恩怨招揽昔日仇寇一致对外,而这样的胆略,这样的眼光,足以证明此人的不凡。
朱慈烺深感自己人单势孤,对各种人才是求贤若渴。
更何况是战略眼光的人才,不容错过,绑也绑来。
当然,他此番来也是向周延儒示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