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凡人,就有喜怒哀乐,朕有时候也会想偷偷懒,享享福,不想和士绅这般僵持下去,难道朕就不想过些安稳日子,每日这般辛苦为什么,朕有时候也羡慕君王不早朝的,难说什么时候,朕也不想推进改制,闹得天下沸腾的,因此趁着朕心志坚毅之时推进改制为上,”
是人都有懈怠懒惰的时候,尤其是在这个高高的帝位上,很容易让人丧失斗志,享受荣华它不香吗。
何必让自己那么煎熬呢。
“陛下实属不易。”
孙传庭还能说什么。
他是追随这位陛下一路走下来的。
在太子的位置上建立武功,推进改制,还得时时谨慎,不能触动先帝的利益,真是如履薄冰。
“朕在这里和卿家说句心里话,但凡士人能担负家国重担,朕也不愿推动改制,着实过于艰辛,而且声名狼藉。”
朱慈烺摇摇头,日后他的名声必须是毁誉参半,
“只是从先宋士大夫和帝王共治天下开始,数百年间的兴衰,决定了士人无法担起天下承平的重任,只因最后他们自己成了那个固守自己利益的社团,根本无视大部分庶民的艰辛,哪怕因此社稷不稳举国动荡也不会真正的打击土地兼并,而偏偏中原再无其他势力可以制衡这个庞大的社团,比如复社、东林党之流,因此朕不得不引入庶民加以制衡,此为天下承平计,也是为了士人的根本利益,否则朝代更迭,或是夷狄入主中原,大部分士人也会被波及,家族沉沦的不在少数,孙卿可知晓朕的苦衷。”
他点明改制也是为了士人,士人可以不领情,但是道理必须摆出来。
孙传庭只能躬身道,
“陛下坚毅果决,圣明烛照,微臣敢不遵从。”
果然最后被说服的还是他,陛下辩才无双啊。
...
大明门前忽然有两百多名京官静坐抗议。
再有一两千监生加入其中。
这次允许庶民办报,触及了士人的舆论霸权,这一点上大家可是同仇敌忾。
因此纷纷前来助阵。
如果不是因为科考资格,必须有府县各科的资历,大部分生员已经离开,只怕有近万人参与。
这一两千人是因为自知不足,这次不参与大比的。
登时,大明门前越发的沸腾起来。
接连数天的静坐,声势很盛。
摆出的条幅是恢复吴相、倪学士的声名,收回庶民办报的诏令。
更有激烈者提出恢复旧制,遣散庶务书院等等。
摆明成了对抗改制的一场抗议。
数日后,有马世奇等大儒加入其中。
马世奇这位南方大儒的加入,更是壮大了抗议的声势。
堵胤锡在文渊阁公事房中听到这个消息,一怔。
他没想到自己的老师也加入其中。
事前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
这位老师根本没有和他这个知名的弟子通气,这就让人玩味了。
他这位老师是有意为之,还是遗忘了呢。
当晚,堵胤锡下值后去了马府求见老师。
马世奇闭门不见。
堵胤锡接连三日下值后都去求见。
马世奇就是不见。
堵胤锡那是相当执拗,第三日干脆不走了。
而是就在马府的门房那里候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