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绣花针脚极为工整。
夜幕降临,他去捡回了那几方没人要的帕子,点上油灯、蜡烛,辨认了许久,认出来上面绣的是蜀绣。
帕角上还绣了一个小小的卫字,卫字绣得歪歪扭扭,和上面的蜀绣明显不是出自同一人。
卫家是开国功臣,赐有丹书铁券,大殷朝繁盛了百年,卫家便存在了百年,直到平启帝登上龙位。
开国用武将,治国安邦用文臣,远离战争,苦熬了多年,不算年轻的帝王面对百年声望的武将势必有一场角逐。
平启帝登上帝位时,卫家当家人是卫谚,一母同胞的他就一个大哥,年少早逝,留下一女,随母改嫁去了江南。
平启元年,卫家仰仗浩荡之皇恩,贩私盐,倒粮草,十八般兵器下金玉砌,不知收敛,又纵豪奴,占良田,抢民女,打死伤二十余人,民怨载道,上达天听,帝龙颜大怒,欲杀之,感其卫国百年,褫夺丹书铁券,降其爵位为侯。
平启三年,契丹进犯,谚临危受命,带将出兵,抵御外侮于明,勾结契丹,通敌叛国于暗。
平启四年,押送官押粮草北上,谚杀之,送四十万石粮,拱北六州以让之,帝大怒,下令诛其九族于京。
卫家叛国案历时三年,牵连无数,现今还有余韵,齐家当年差点卷进去,齐老尚书当机立断,上书乞骸骨,才得以险险逃脱。
京中多得是待字闺中的好女子盯着齐桡这块肉,要不是这样,哪轮得着徐芽儿。
虞姒翻了一页书,津津有味地在看她表姐和表姐夫的风流韵事。
她一看账簿上写满了条条框框的方正字就犯困得很,听徐芽儿讲到一半,真的是受不了,寻了个借口溜了出来。
锦绣坊是三进的院落,第一进是招待客人的门面,后头两进是坊里的师傅、绣娘、伙计住的地方。
虞姒溜出来没什事干,左看看,右看看,“哗啦啦。”风吹开了放在石桌上的一本书,发出的清脆响声吸引了虞姒的注意。
写书人据坊间传来传去的只言片语,臆想出了前尚书嫡孙和徐家大姑娘的风流韵事,卫家事在其中一笔带过,在虞姒翻页的须臾间消失不见了。
别说,这书写得真好,讲的跟真的一样。
“你拿的……”
“是你的书?”
少年人特有的低沉沙哑的嗓音,在虞姒头顶略带迟疑地响起。
虞姒抬头,合上了手里的书,少年人的眉骨格外高,两道眉格外浓,好似人物像为其画眉时,多蘸了墨。
虞姒说得理直气壮,微微上扬的疑问语调让少年人更迟疑了,他当虞姒在说反话。
两人大眼瞪小眼,两相对视,都在等对方开口。
“阿姒,你在做什么?”徐芽儿的喊话声遥遥传来。
虞姒等不下去了,她大声应答徐芽儿的喊话,“来了。”
答完她将书往少年人的怀里一按,低声说:“拿着。”
少年人李建木拿下被按在胸口的书,慢了两拍,看向虞姒走远的背影,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这书是他的……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