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母爱泛滥的唐婉
府内,议事厅。
刘辩端起茶盏,正准备喝茶,禁卫刚好出现在门口。
“禀大王,襄阳密信。”禁卫作揖道。
襄阳?
刘表?
刘辩没有言语,继续喝茶。
禁卫会意,迈步而入。
很快,随着刘辩放下茶盏,接过朱漆密信,进行查看。
不多时,刘辩看罢,嘴角漾起一丝冷笑,“算他识相!”
典韦守在一旁,看了一眼传信的禁卫,紧接着又看向大王,却没有多嘴追问。
相反,典韦拱手道:“大王,豫州袁术,当真交给曹操去办?”
“袁术是袁家嫡次子,不仅有袁氏和诸多门生,更有得民心的汝南百姓做后盾,曹操不会轻易得手。”
刘辩说着,将手中密信烧掉,再次说道:“眼下秋收在即,本王不易离开,加上扬州正是修养生息之际,倘若他们两败俱伤……哼!”
“大王这一招,当真高明!”典韦恭敬作揖。
刘辩没有理会,反而看着已然烧成的灰烬,道:“不过,也多亏刘表拒绝了袁术的好意,否则袁术倘若有刘表做后盾,胜败还真难说。”
典韦闻言,下意识的看向烧成的灰烬,不由得挑眉道:“大王是说,袁术试图拉拢刘表,反而被拒绝?”
“没错。”
刘辩抬头看向典韦,道:“刘焉在临死前,派出一队兵马滋扰襄阳刘表。
本王猜测,可能与他刘焉制造违禁之物有关,唯恐是刘表向陛下举报的,毕竟是子龙在襄阳散播的消息。”
刘辩顿了顿,再次说:“刘焉死后,那支队伍没有了粮草支撑,开始打家劫舍,祸乱襄阳附近的村庄,残杀百姓。
纵使有襄阳守军蔡瑁与之对战,依旧令刘表感到头疼,刚好袁术得知消息,试图派兵增援,顺理成章的拉他结盟,对抗扬州。”
“大王,当初刘表可是帮助袁绍,杀了孙猛虎,岂会转过头与袁术结盟?”典韦疑惑道。
“为何不可?”刘辩反问。
“韩馥重掌冀州,明面有青州黄巾渠帅相助,暗地里却有本王把控,他袁绍岂能掀起风浪?
何况,他刘表着实是位老狐狸,纵使不知是本王把控冀州,难道还看不出来如今的冀州,与本王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刘辩所言,暗地里确实看不出来。
可明面上,韩馥可是遵从洛阳王之命,推广屯田制,重新获得百姓们的拥戴。
因此,刘辩与韩馥之际即便真没有问题,获得好处的韩馥,岂会不感谢洛阳王?
同理,洛阳王除去雄踞边关的公孙瓒,为幽州牧刘虞解除心头之患,他刘虞岂会不感激刘辩?
“原来如此。”典韦再次问道:“可是,虽然如今刘焉已死,刘璋代理州牧之职,但他刘璋不会找刘表寻仇吗?”
“寻仇?那最好!”刘辩嘴角微扬。
“属下不明白。”典韦道。
“袁术在豫州招揽门生故吏,天下诸侯都会认为,定是本王率兵镇压,可他们没想到,本王举荐了曹操。
刘表得知此消息,只会感到庆幸,否则他不仅是乱贼的帮手,下一个除掉的,必然是他刘表!
相反,倘若刘璋与刘表开战,为父报仇,哼……估计他刘表还巴不得开战。”刘辩冷笑。
典韦道:“大王的意思是,刘表与刘璋开战,不仅会避开袁术,还极有可能得到大王的调节,不仅让双方免除战乱,还能与大王关系更加紧密。”
刘辩闻言挑眉,嘴角微扬道:“不错,有长进!”
“不敢,是大王调-教的好。”典韦转念又问:“那,如果他们当真开战,大王会调节?”
“刚夸你两句,这就犯糊涂了?”刘辩没好气地说:“他刘表就是一只老狐狸,本王岂会上他的当?”
“是,是属下愚钝。”典韦道。
刘辩没有言语,却摇了摇头。
……
八月初。
曹操发兵直奔豫州的消息,传到长安。
刘协闻讯倍感高兴,且,十分感激王兄刘辩的主意。
刘辩没有多言,反而请命返回洛阳,准备开始秋收。
刘协没有阻拦,且,封赏了些许钱财、绸帛。
然而,刘辩前脚离开长安,尚未抵达潼关之际——
曹操命麾下大将夏侯惇送来书信,表示在对战徐州的事情上,十分感激洛阳王,否则必将酿下大祸云云。
主意虽是刘辩出的,但唯恐被曹操记恨在心,故而这才由小皇帝执行。
不过,既然曹操没有记恨在心,且,虚心接受此次教训,想来是极好的。
刘辩对于此事没有多言,反而让夏侯惇转告曹操,务必尽快镇压乱贼袁术,不要辜负陛下的良苦用心。
夏侯惇不会多想刘辩的嘱托,可曹操会想。
什么叫陛下的良苦用心?
分明是他洛阳王用心良苦!
******
刘辩一路走的很慢,时不时查看等待秋收的庄稼。
甚至与老农攀谈,了解近日天气、粮食预期的收成等等问题。
不消数日,刘辩东出潼关,直入渑池地界。
这一日,午后。
刘辩在典韦、禁卫的守护下,站在田间地埂上,与农户攀谈庄稼。
忽然,自官道方向走来数十人,径直朝着刘辩所在的方向走来。
典韦不知是何情况,当即命禁卫前去查看。
片刻后,禁卫在典韦身边一番低语,促使典韦眉头微皱,“他怎么还亲自来了?”
转念,典韦向背对着的刘辩作揖道:“禀大王,徐州牧陶谦来了。”
“很好,只要粮食产量高,大家才能吃饱饭,也就为陛下省去忧愁。”刘辩向满脸皱纹,须发灰白的老农说道。
“大王此言差矣,若是没有大王,岂会有当今的汉室?”老农反问。
“老丈言重了,刘辩身为汉室子民,做了应该做的,仅此而已。”刘辩拱手作揖。
附近的百姓皆知大王性格,故而对此并没有跪拜,仅是躬身作揖。
旋即,刘辩看向身后的典韦,而三丈外的一群人,刚好闯入他的视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