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次来看望杨小宁,是司马昭指定他来做。
因为他来,具有更多的象征意义。
杨小宁的爷爷和司马攸的爷爷,是铁杆战友,这并不特别,如果仅仅只是这一层关系,司马炎过来也行。
但是杨小宁的父亲和司马师,是铁杆战友,和司马昭,最多是认识而已。
这样的话,司马炎过来,就没有司马攸合适了。
毕竟司马师是司马攸的爹啊。
司马攸接到任务,并没有推脱,因为这种祖传铁杆,必须要过来慰问一下,送点情感上的温暖。
仪式感还是要讲的。
何况,杨小宁的爷爷,当初倒霉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爷爷仗义执言。
这种感情,又加深了几份。
加之这个杨小宁,是刚从牢房里放出的人,以前又是在农村,和官场上的人没有任何瓜葛,哥哥应该不会有情绪。
所以,司马攸就来了。
杨小宁抬头看去,进来的这个年轻人,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司马攸了,也就二十来岁的模样,和自己差不多,身材挺拔,温文尔雅,从气质上来说,和曹髦倒是有几份相似。
他先伸手作揖,杨小宁对这些礼节了解的并不多,只好连忙也跟着作揖,就当是还礼了。
“成来候,在下司马攸,才听说你的事,叔父他老人家就让我赶紧过来。这十几年来,你在外,听说吃尽了辛苦,委屈了。”
司马攸的说话,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他继续问了杨小宁一些生活上的问题,比如厨子做菜的口味习不习惯,住房里还缺少什么东西之类不咸不淡的话。
杨小宁也是客客气气的作答。
本来就是礼节性的拜访,司马攸来的意义,远远大于他和杨小宁谈了什么,闲扯了一会后,司马攸就告辞了。
杨小宁送他出院门。
临出门的时候,司马攸假装不经意的说道:“成来候,第一次见面,也不晓得给你准备点什么,想到你最近用钱的地方多,就自作主张备了一些银两,已经放在门房。”
杨小宁刚准备客气的拒绝,司马攸继续说道:“方便的时候,如果你觉得合适的话,给我叔父上个答谢函,没有他老人家的首肯,你的事情不会办的如此之快。”
听到这句话,杨小宁头脑又是“嗡”的一声。
他没见过司马昭,但是这个名字听说过无数遍,他对司马昭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一个人:曹髦。
曹髦对司马昭,那是真真切切的深恶痛绝。
甚至哪怕自己拼上一条命,也要让司马昭感到难堪。
在情感倾向上,杨小宁自然是向着曹髦,对司马昭没有任何好感。
但是偏偏就这么个人,他的家庭,和自己家庭,有着鲜血凝固的友谊;而他自己本人,现在却变成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没有他,自己或许已经被董新齐他们拉出去砍头了。
想到砍头,杨小宁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许德贵。
自己出来了,许德贵还在牢里,他会不会被砍头?
他想打听打听,但是不晓得去问谁。
对于司马昭,他的情绪很复杂,一时半会,根本转不过弯来。
司马攸说到的感谢信,杨小宁思来想去,还是要写,因为没有司马昭,自己就得死。
现在不仅没死,还活蹦乱跳的成为了侯爷。
他的感谢信送出去没几天,司马昭那边就传话过来,说要为他特地举办一场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