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顾县令他想错了,这个问题还真难不倒杨小宁,毕竟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杨小宁在21世纪看过刑侦电视剧啊。
于是,杨小宁说出了自己的思路:一手硬,一手软。
硬的办法是,警示,让老百姓知道朝廷的决心。软的一手是发动老百姓,实行有奖检举,检举的时候,错了不罚,对了奖励。
董新齐表示赞同他这个想法,但是顾县令不同意。
没有什么过硬的理由,就是不同意。
三个人分成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双方就在这干耗着,杨小宁自然也不会服软,每天就是吃过睡,睡过吃。
这段时间,那些前阵子跑出去躲风头的人贩子们,看到县城风平浪静,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就陆陆续续回来了。
这几天里,杨小宁曾经想给司马攸写信,狠狠的告顾县令一状,但是提起笔的时候,突然想到,自己第一次出来办差,却到处碰壁。
就只会告状,岂不是如同直接告诉司马攸,自己的能力不行?
于是,他又放下了笔。
看到董新齐关键时刻和自己站到了同一个战壕里,杨小宁对他的厌恶,少了很多。
但他还是很少找董新齐谈话,主要是董新齐过来找他。
这天,董新齐又来了,扯了一会闲篇之后,他突然说道:
“成来侯,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一件事,今天总是有点想明白了,但还是不大吃的准。”
“什么事?”
“顾县令为什么要那么大张旗鼓?”
“你的想法是?”
“那我就随便说说,说的不对,成来侯不要嘲笑。”
“不会的,但说无妨。”
“对于最后的结果,顾县令是不在乎的,他所关心的,是过程,就是把动静搞大,让人知道他在干大事,最好是京城里都知道才好。”
董新齐的这番话,让杨小宁陷入了沉默。
他明白,董新齐说的这些,是对的。
做官,有个对谁负责的问题,顾县令不用对老百姓负责,而是要对能决定他官位的人负责。
老百姓再说他好,但是上级不认可,屁用没有;老百姓再骂他,但是只要上级认可,那就行。
想通了这一层,他立刻推断出,顾县令应该给司马炎写信了,而且在信里,把他本人的思路说的是天花乱坠,把杨小宁的想法说成一泡狗屎。
他只需要一个人的支持,那就是司马炎。
此刻的顾县令,应该正在等司马炎的回信。
杨小宁把自己的想法,也讲给了董新齐听。
董新齐赞同他的观点,并得出一个结论:司马炎不会支持顾县令,因为在朝廷里工作,可以玩虚头巴脑的,但是在县里面,还是得实实在在。
几天之后,京城里果然来信了,信是司马炎写的,而且明确要求,他们三个人一起看。
信的内容无比简单:这件事情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一概一视同仁;处理要快,过程中坚决不许有任何的拖拉;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由杨小宁拍板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