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叔的话里,陈飞体会到了这个已经五十岁的中年大叔的无奈和心酸,的确,在小县城做个生意太不容易了。
而中年人的危机,在三叔身上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上有老,下有小,而且,还马上抱孙子了,由于儿子的工作还没着落,目前正在考公务员,家里儿媳妇和他儿子都是同学,怀孕之后,也不能工作而来,俩人就凑在一起学习,一个劲的读书考试,考事业编、公务员还有老师什么的。
在10年的阳州,吃公家饭被看做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很受乡里乡亲的尊敬和推崇,在陈飞的老家,谁的亲戚要是靠上了公务员、事业编什么的,那还不得传的十里八乡的都羡慕上。
眼下,在三叔的身上,他就扛起了整个家庭,一切开支什么的,都是由他扛着,由他支撑着。
非常惊叹于陈飞的能力,三叔对于陈飞这么一个比他儿子都年轻的小伙子,能够干到现在这个成绩,真的是除了惊叹就是惊叹了。
“陈总啊,你这么年轻就把生意做得这么大了,你真是厉害啊,厉害啊,要不是你说你的父母都是农村的,我都还不信,你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呢,你看看我这个老大叔,辛苦奋斗了几十年,还不如你这个小年轻,奋斗几年呢!”
夸赞陈飞的话,就好似细水长流一般,源源不断,三叔对于陈飞这个人可真是太喜爱了,末了,还不忘感叹一句:“我的孩子啊,要是有你这般出席啊,让我干啥我都愿意啊!”
“三叔,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考试,吃公家饭那是一辈子的事情,像我,这种没本事的才自己创业呢,您是知道的啊,如果有人能够有一口公家饭吃的话,谁还辛辛苦苦地出去吃咱们这个苦啊?都是苦过来的人,咱们外表光鲜,实则到处都是苦楚啊,咱们的酷不说出来,谁也不知道啊!”
陈飞一看三叔那黯然神伤的样子,赶紧对着他又抚慰了一番。
千人千面,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种事谁也不好说,谁也说不透,所以陈飞只能安抚一句三叔,至于别的,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一番叙旧加闲聊,陈飞终于等来了董小波和华子的告别,因为这一次董小波办的事情令陈飞很满意,所以,陈飞也没有催促董小波,任由他和华子在那里畅聊。
聊天的是时间大约持续了半个来小时,董小波和华子走到了陈飞和三叔的跟前。
几个人又是客套一番,然后,董小波拉着华子,而陈飞则是开着那辆已经属于自己车的帕萨特拉着三叔,送三叔回家了。
陈飞最后满足了三叔最后再做一次自己爱车的愿望。
当陈飞和董小波送下三叔和华子之后,时间已经快4点了,由于俩人还都饿着肚子,所以,在陈飞的要求下,他们一前一后地开着车,在街上寻找着饭店或者吃食的地方来了。
最后,在经过一家小饭店的时候,陈飞停住了车,他做东,请了董小波吃了一顿寻常的炒菜。
两个人要了两道菜,一份汤,本来想给董小波加餐,来个炒鸡或者炖排骨的,但是,在董小波的强烈坚持下,只要了一份酸辣土豆丝+鱼香肉丝外加一份西红柿鸡蛋汤,这就算是陈飞和董小波的午饭了。
虽然是一顿简单的午餐,但是,董小波吃的却是津津有味,很开心,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