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吧,跑的挺快啊。”
突然就在这个时候,文安迪耳边出现了一个声音。
要知道这可是静寂的深夜,而且是在深山老林中,冷不丁出现这么一个声音,人吓人也会吓死饶。
文安迪一抬手,手中就飞出一把飞刀,直接飞向声音传来的地方。
“嘭!”
飞刀直接『插』进了一棵树里,并没有命中目标。
不过文安迪也顾不得这么多了,飞刀出手之后他撒腿就跑,想要远离这可怕的对手。
一口气跑出了十多分钟,他一边跑一边仔细的向后面倾听,确定没听到任何脚步声,可是他现在连停下都不敢。
突然,远处隐约传来流水的声音。文安迪心中一喜,一般来河流的两岸河滩地势比较平坦,在那里他就能知道后面有没有追兵了。
另外,河水这东西对于追兵来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阻碍,而对他来却是一个帮助他逃走的助力。一个出『色』的采花贼在逃跑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利用地形。
很快,一条20多米宽的大河,就出现在他的面前。河水很湍急,犹如万马奔腾一般。
文安迪这个时候才敢停下身子回头望了一眼,在月光的照耀之下,河滩上面非常平坦,视野也非常好,没有发现任何追兵。
“谢谢地,终于甩开了。”
距离他不远是一片树林,他走进了树林,选了一棵树干笔直的树木,这棵大树有碗口粗细。文安迪一用力,他把体内所有内力集中在右掌上。
“蓬,蓬,咔嚓!”
这棵五米高的大树就被从下面拦腰斩断。
紧接着他又对准一截树干,如法炮制,将倒下的大树树冠部分截掉,只剩下一根三米长碗口粗细的主干。
文安迪把这棵大树夹在腋下,来到了河边,然后把大树扔到了河里,自己纵身一跃,跳到了树干上。
河水很湍急,推着树干漂向下游。而此时这文安迪却稳稳的站在了树干的上面。
如果此时,有武林人士要是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惊掉下巴。因为这是一门高深的轻功,而且是一门失传已久的轻功……一苇渡江。
一苇渡江是达摩祖师的宗教故事。达摩传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过江的。
现在少林寺尚有达摩“一苇渡江”的石刻画碑。关于“一苇渡江”的解释,儒家有不同的法。他们认为“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
因为《诗经》里面有一首《河广》,诗中:“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唐人孔颖达解释: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面渡,若桴筏然,非一根也。这样的解释是比较科学的。
达摩老祖据是华国武林的鼻祖,华国的武术就是他从竺传过来的。而这一苇渡江,则代表着一种轻功的巅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