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朱常洵的智商正常,至少也是朱翊钧的级别。而朱常洵的母家郑氏人丁兴旺,符合大明朝外戚封侯的规矩,足以被朱常洵引为臂助。
虽然不能掌握实权,但是成为钱袋子为朱常洵捞钱以制衡群臣的功能还是具备的,一旦朱常洵成年登基,学足了朱翊钧的手段,那么等待着大臣们的将是恐怖的大清洗,国本之争,争的也是文官政治的未来,他们只恨不得让皇帝成为吉祥物,自己来掌权。
皇帝只要养尊处优就好,甚至大明可能进行一场英国式的光荣革命,然而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和中国固有的党争的恶劣环境、还有宦官这样的畸形产物使得这个进程变得无比曲折离奇,甚至有些光怪陆离的很。
梅国贞不止一次的设想,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或许会组成大明的“元老院”,随着缓慢的变革,最终走向贵族共和制度,让朱家皇帝成为吉祥物,完成君主立宪的进程。
但是很明显,十六世纪末期的神州大地,再过二十年就会降临的恐怖冰河期,不会给大明这个机会,或许有人觉得这是文官制约皇权的典范,是民主的先兆。
然而这些人的丑恶嘴脸也让他意识到,这些读书人老爷们从未想过民主,也不会去思考民主,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千方百计的进入最高剥削阶层,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和生杀大权而已。
他们绝对不会为中国带来民主,绝对不会!自己如果随波逐流,放纵这些早已变质的读书人老爷们继续折腾,那么即使自己拼尽全力消灭掉女真蒙古、打造火器部队推进科学发展生产力让大明延续下来。
也不知道要再过多少年,大明才能走向光明的道路,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读书人大老爷身上,当真不如寄托在自己身上,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一点李如松也一样,他虽然心里有个念想。
但是也仅仅是个念想,开战前占卜是古代将军的习惯,辽东军附庸风雅来一卦,他也参与,但是只是作为一种流程,一个过场,他从来不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在强者如云的辽东军里面,谁的拳头大谁就是大爷,赤裸裸的丛林法则不加渲染,锻炼出了他极其强悍的性格,所以李如松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任务。
要带着五千骑兵去做那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李如松之所那么答应了,自己肯定也是有想法的。他从梅国贞那里要来了一千条大军已经不再使用的三眼铳,还有一批大号的抬枪,当作自己部队的火力。
顺便还弄来了一百多套朝鲜人的衣服和头巾,下令全军日夜兼程,在十一月十二日夜抵达了开城外围,休息了大半夜,李如松下令全军在天亮之前起身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埋伏好。
天一亮,开城城门打开,数百被抓住的朝鲜人在倭寇的看守之下步履蹒跚的步出了开城,分批到开城西侧的山里面砍柴以备倭寇大军使用,李如松大喜过望,他不顾努尔哈赤的劝阻,自己亲自换上了朝鲜人的破烂衣服,带着一百名精锐的家丁打散开来混入了几支砍柴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