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之法?”
复言出声,却总觉哪里不妥。一时之间却又找不得之其中的症结所在。
“是,君上。”鬼阑音色恭敬的回应道,此后所言,却有些控不住这音色的偏差。
“忘忧谷主由爱合欢,便以花绣为介;东王无心好战,妖尊便为其绘了一副东皇昔年征战图卷;其本人喜食糕点,此次便做了掺有不同花蜜的桂花糕,这锦帛便藏在盘底”
鬼阑的音色之差,鬼君的脸色渐转无奈,诚只怪这妖尊的突发奇想太过诡异。若说前两道倒也勉勉强强算是个法子,只是这最后的桂花糕之谜,又是何种传信之法?
即便这旁人无察,收信儿之人又该何意辨别这其中所传之信放与何处?是两盘中的哪一盘?是这一盘中的哪一个桂花糕?又或是藏在桂花糕旁的什么地方?
鬼君子苏思索一番,终还是未想明白其中的关窍。如此不清不楚的传信之法,鬼阑若是如此轻易地寻得,那便只能说明一件事儿:此锦帛是她刻意为之,为的就是以安他心,好做些旁的打算。若是如此,那此番三族之争中,她妖族便是做着插手的打算。
“如此,你是如何寻得此锦帛所在?”,心中虽有一番猜测之论,却又不示于身。不急不躁,从容沉定,自来同他的“卖相”不同,说不上什么联系。
“此次,妖尊命人做了两盘桂花糕,却又特意嘱咐一份为桂花原蜜,一份为九连灯果蜜,说是那徒弟喜食。可这九连灯果虽熟可食用,味用甚佳,却从未听过将其做为果蜜化入桂花之中以作糕点之法,因而心生疑虑。且九连灯是为俗称,古籍“地石榴”相载,“地”“底”谐音。再者,妖尊人宫数次食用桂花糕,鬼阑所见之中,唯此一次盘底无见,规整于桌上。因而,属下断定,“地石榴”之“地”便为“盘底”之“底”,妖尊此法意指,书在盘底。何人桂花盘底,便是以桂花糕的数量告知。徒弟那盘,盘中数九,味中带“九”,九九归一,便为虚无。既为虚无,便是不在此盘的意思。而妖尊那盘,盘中之数五,五同音为无,桂花为归,无归相抵,化无为有。因而,此番锦帛之传,便在妖尊这摆放着五块儿掺着桂花原蜜所做的桂花糕的盘底之中”。
此番言辞而下,鬼阑自是一番气喘吁吁,口干舌燥。
瞧了眼一旁神态不再是如常那般邪魅又或是清冽之色的鬼君子苏,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可是他说的太过繁复,自家君上听不明白?还是自己说的太快,他还未曾跟上自己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