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于此,不必求备,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
高顺说完,把事先准备好的奏章给众人传阅,众人看了一眼,都看向高长恭。
高长恭见该他出面了,于是解释道:“顺丰的意思是,对于推举上来的士子进行考核,分经义、策论、诗三科。
经义者,经书也;策论者,时文也;诗者,不必赘述,以此三科考士子之才学,确保其为有识之士。”
高长恭这么一解释,大臣们都明白了,此时还没有考试的概念,高顺此举可谓是开创先河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侍中高元遥道:“如此考核,恐怕没有几人能够通过,若是最后没几人通过,岂不是天下人取笑。”
高元遥说出了众人的忧虑,高顺闻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共尊显之,代天牧民。
理应上传下达,政令通行,使民咸知上意,反映民情,使皇上能及时安抚百姓;
劝诫帝王,通达时变,废除劣法,教化百姓,如此必须为有学之士,道德君子。
若官员无德,则阳奉阴违。不尽于职,遭遇饥年,民无积蓄,无以度日,离开田土,不务农事,五谷不勤,国家何丰矣。
地方官吏不懂政治,多次下诏要,劝民农桑,无动于衷,行动不力,奉诏不勤,劝民不明,有阳奉阴违之失。
然农民甚苦,而官吏漠然待之,废田伤民,自取灭亡,甚有官员利用权势,投机取巧,赚取差价,与民夺利。
如此朝廷选官,必须要考核德行,而德行之本,是为学识,明理,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安邦,此为正道。”
高顺在陈国讲学的经历,让他的口才更进一步,如今满朝文武,比高顺更有学识的恐怕没几个。
大臣们听了半天,心里暗暗吃惊,高顺父子一文一武,这是要无敌的节奏。
“诸位大人还有什么疑问么?”
高顺说了半天有些口渴,于是让侍女上茶,是冲泡的茶,他自己先喝了一口。
两番长篇大论下来,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大臣们也都渴了,于是学着高顺喝茶。
然而冲泡的茶水一入口,斛律光当时就喷了出来,道:“这是何物,为何如此苦涩。”
高顺见状也不怪罪,而是笑道:“将军饮的太急了,此为饮茶,需要小酌慢饮,先苦而后甘。”
茶水有些烫,斛律光应该是大意了,其他人听了高顺的话,再次尝试,果真如他所说。
对于高顺弄出来的东西,高长恭已经见怪不怪了,而且泡茶此煮茶省时省力,比较对他的胃口,所以王府早就换了,就是可怜了高顺好不容易炒出来的茶叶。
众人喝了几口茶,再次回到正事,高顺把道理讲的很明白,朝廷选官光靠举荐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考试。
接下来高顺又举了些例子,比如一个官员如果不识字,连告示都不会写。
如果不会算数,连税收都弄不明白,一定会被小吏糊弄,没文化的坏处太多了,大臣们也都明白,而且形势比人强,他们也斗不过高顺父子。
经过一番商讨,这件事就定下来了,由中书省拟旨,以皇帝的名义下发,圣旨的内容和高顺先说的差不多,根本就是他的意思。
寒门现在还不能动,在这其中读书人也不多,如此那就先从大族里找,但朝廷也没说不能推举寒门子弟。
推举加考核,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召令一下发,天下读书人都活跃起来,因为这次朝廷要的人太多了,足足一百人!
一连忙活了几天,把准备准备工作作好,这时所有人终于发现了,在这个过程中,主导者始终是高顺,而高长恭只是替他撑腰。
如此猜想,高长恭能够摄政,恐怕也与高顺有关,事实上摄政这个词就是高顺提出来,由高长恭说出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