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用派李存信带兵杀向兖州,途经魏博,向罗弘信借道。罗弘信说:“我家大门永远向黑鸦军敞开,你们随便走,别客气!”
朱温坐不住了,给罗弘信捎话:“你小子到底是哪边的,前段时间我没打疼你怎地?”
罗弘信:“谁的拳头硬我就是哪边的。”
朱温:“李克用拳头是硬,但你就不怕他救了兖州之后顺便把你给灭了吗?”
罗弘信:“人家是讲义气的人,不会这么做吧?”
朱温:“现在群雄争霸,义气算个屁!你现在就可劲儿地帮他吧,到时候被他打的时候别找我求救啊!”
罗弘信动摇了,他夹在李克用和朱温中间确实不好做,倒向哪边都落不着好。
恰在这个时候,李存信那里出事儿了,具体地说,是黑鸦军出事儿了。
出了什么事情呢,也没啥事儿,就是黑鸦军**病犯了,他们在罗弘信的地盘上开始抢劫,抢劫地主大户也就罢了,见到老百姓也照抢不误,当然,在抢劫的过程中不小心杀个把人也是情有可原的,这种情况少数民族称之为“打草谷”,是行军打仗中的必备项目。
不得不说,这是黑鸦军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后来李存勖曾经因为类似的事情向李克用进言,他说:“老爹呀,黑鸦军打仗的时候四处劫掠,你怎么也不管管呀!”
李克用说:“儿啊,不是爹不管,是没办法管呀。当年你爹我最落魄的时候,是各族的兄弟们信任我,自发集结起来供我驱使,现在打下地盘来了,不让他们抢一抢也说不过去啊!”
这让我们联想起历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作战模式,他们平常都是牧民,打仗的时候家里的成年男子骑着自家的战(牧)马,自备大刀、弓箭等兵器,还自带干粮(牛羊),集结在一起组成一支军队,为大汗们打仗。
打赢了就开始抢劫,夺来的战利品就是自己的收获,当然,打输了照样要抢,只不过抢得少一些。仗打完了(抢完了)之后,这些人又回到自己家继续放牧,做回了自己的牧民身份。
这就是北方少数民族常年以来的作战模式,不论是匈奴也好,突厥也罢,包括后来的蒙古族,都是这样。大汗们打仗根本就是零投入,打仗的成本都是被打的人(汉人)来出,所以这些人有事没事就要打仗。而牧民们遇到天灾根本生活不下去,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也只能去打仗。
所以,这种战争可以换一个说法:结伙抢劫。
这也是为什么北方的大汗们比拼实力的时候往往吹嘘自己辖区有多少帐居民,这不只是比富有,更是比实力,因为有多少帐就意味着他能够征多少兵出来。
李克用的沙陀族是半汉化的少数民族,他想要逐鹿中原,需要借助各大少数民族的力量,借来的力量一般都会有反噬,军纪败坏就是反噬的表现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李克用很能打,但是打下来的地盘往往守不住的原因,因为老百姓是不会认可抢劫犯的统治的。
闲言少叙,黑鸦军现在又在抢劫了,但这次不一样,他们抢劫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的盟友。罗弘信就想啊,盟友你们都抢,要不要脸还?
这件事让罗弘信更深刻地认识到了黑鸦军的本来面目,同时对朱温的话又犯起了思量。
朱温说李克用最终要吞并魏博,起初罗弘信还不信,现在不信也得信了,要不然怎么解释对方的抢劫行为呢?
朱温的人又在他旁边煽风点火:“这口气你能咽得下去?我这个局外人都咽不下去,你是怎么做到的?”
罗弘信:“我做不到!”
朱温:“那你倒是打呀。”
罗弘信:“我打给你看!”
罗弘信起兵三万,夜犯李存信大营,黑鸦军败走,退至洺州,损兵十之二三。
李克用闻讯后大怒。好嘛,现在竟然还有人敢打我黑鸦军的主意,这不是太岁头上动土吗,等着,我来了!
李克用尽起大军,进攻魏博。
李克用本着你不让我抢,我偏要抢给你看的原则,接连攻破魏博辖区好几座城池,城破之后开始纵兵四掠,魏博地区顿时大乱。
罗弘信怕了,他对朱温说:“你让我打的,我打了,现在李克用来了,你说咋办吧!”
朱温:“你先等会儿,我打完朱家兄弟后再说。”
罗弘信:“你来不来,你不来我投降李克用了啊。”
朱温:“千万别冲动,我来啦!”
朱温派葛从周、氏叔琮两员悍将带兵驰援魏博,李克用派出了一个人去增援李存信,这个人是他的儿子(亲生的)李落落,李落落带着自己的亲军铁林都赴援。
双方都是百战之师,兵强马壮,于洹水展开了一次大碰撞。
面对黑鸦军精锐,氏叔宗和葛从周两人心里发虚。
氏叔宗说道:“黑鸦军来啦!”
葛从周:“我知道。”
氏叔宗:“我们能打赢吗?”
葛从周:“不知道。”
氏叔宗:“打输了老大(朱温)那里不好交待啊,得想个法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