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朱温带兵进入魏州城,打算整顿军马去攻打沧州,责令罗绍威提供大军给养。
罗绍威答应了。
这时候诛杀牙军的负面效果显现出来了。
魏博的各路大军就想了,你罗绍威做的这是人事儿吗,勾结外来的军兵来屠杀自己人,这不是吃里扒外是什么!
今天你能对牙军下杀手,改天是不是还要对付我们啊,我们当兵的容易吗。
罗绍威一看氛围有点不对劲,立刻安抚各路军马,但猜疑怨恨已经在众人心里生根发芽,你再解释也没用,反而越描越黑,感情上的裂痕只会越来越大。
裂痕最终演变成决裂。天雄军牙将史仁遇反了,此人拥众数万,占据高唐,自称天雄军留后。
有人挑头儿,事情就好办了,魏博辖区各州县军兵一齐响应。
事情恶化到如此地步,罗绍威惊呆了。
他找到朱温:“大王您别急着去打沧州了,先把我辖区的叛军收拾了再说吧。”
朱温说没问题,派大军急攻高唐,罗绍威派魏博军队协助作战。
不协助还好,一协助还出了问题。
协同作战的魏博军队临阵倒戈,也反了,与高唐城内的叛军遥相呼应,一起攻打汴州兵。
这事儿怎么说呢,同仇敌忾也好,狼狈为奸也罢,反正人家挺团结的。
这样一来,魏博辖区的六州兵马全部反叛,拉扯队伍跟梁兵死耗。
朱温也不急,仗又不是在自己的辖区打,一点也不心疼。
眼看着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事儿,他在魏州安顿下来,整日花天酒地,吃香喝辣,还让罗绍威安排特殊服务,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权当是旅游度假了。
朱温在魏州呆上了瘾,这一住就是半年,魏博地区的战争也就打了半年。
梁兵还是很能打的,这期间朱温的大将李周彝、符道昭两个南征北战,把魏博境内的叛军消灭了将近一半,又一次兵围高唐。
高唐城里的史仁遇慌了,派人向河东李克用和沧州刘守文求救。
刘守文不敢出头儿,李克用二话不说就来了。
这次晋阳出动了三千黑鸦军,带兵将领是李嗣昭。
李嗣昭采取围魏救赵的战术,攻打朱温控制的邢州。
守邢州的是猛将牛存节。
将是猛将,兵就不好说了,只有二百人。
人虽然很是少了点儿,但用来防守一个邢州城也足够了,毕竟缺少的人员可以用民兵来代替嘛。
而李嗣昭攻城的军马也才三千人,而且还是骑兵。
所以说这场战斗怎么看都不可能打得太狠,反而像是攻城演习,形式大于意义而已。
这场演习一打就是七天,邢州城没有破,朱温的援军到了。
张筠带了几千骑兵来帮助牛存节守城,李嗣昭一看占不到便宜,围魏救赵的计策不管有没有成功,都应该退军了,带着黑鸦军回去了。
黑鸦军一回去,高唐的史仁遇就没辙了,他现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死守。
然而实力差距太大,死守是守不住的。
高唐城破,史仁遇被活捉,朱温下令将他锯死,并开始屠城。高唐城内男女老少无一幸免,全都被杀。
叛乱平定了,朱温心满意足了,这家伙在魏州享受得也差不多了,带着一帮子兵痞打道回府。
这半年时间罗绍威肠子都悔青了,因为魏博被吃空了。
朱温不是一个人在魏博,还有他手下的十万大军。这十万人在魏博吃喝半年是什么概念,半年里只牛、羊、猪这一项,就斩杀了近七十万头,粮草物资就更不用提了。
朱温手黑,不仅要吃要喝,还要拿,罗绍威敢怒不敢言,前前后后送礼就送了近百万缗,魏博多年积累下来的府库物资全部一扫而光。
再加上军队叛乱,这一番折腾下来,魏博实力直线下降,完全丧失了独立,只能死乞白赖地依靠朱温了。
罗弘信悔恨异常,曾咬牙切齿地对人说道:“即便是聚集魏博所属六州四十三县的铁,也铸不成这样的大错啊!”
有些错,知错能改,就善莫大焉了。
有些错,你想改也改不了。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罗弘信这个错没法改,只能将错就错下去。
因为朱温赖上魏博了。
…………………………………………
老朱想要登基,但登基之前要壮大一下声势。
壮大声势的最好办法就是打仗。
打谁呢,李克用、杨行密都不好打,那就打幽州的刘仁恭吧。
打老子之前,要先把他的儿子揪出来打一顿,所以朱温开始攻打刘守文驻守的沧州。
打沧州就要从魏博辖区路过。
朱温对罗绍威说:“我要出兵了,从自己家里带辎重什么的比较麻烦,军队的给养就交给你来解决吧。”
罗绍威一听,完了,这日子不用过了,干脆打扫铺盖去朱温那里做后勤部长得了。
但抱怨归抱怨,活儿还得干,因为朱温得罪不起啊。
罗绍威发扬“青天高一尺”的刮地精神,在辖区大肆搜刮余粮,给朱温的大军运送过去。
当时朱温大军屯扎在长芦,刘守文采取龟缩战法缩头不出,双方开始对峙。
苦命的罗绍威从魏州向长芦运粮,五百里的距离粮车不绝于路,也是难为他了(更苦了魏博的百姓)。
这还不算,朱温上次在魏州住上瘾了,这次把大军派到前线后,他自己又在魏州安居下来。
既然是安居,那就要建房子。
朱温开始在魏州建造元帅府。
元帅府是给他自己用的,但朱温向来没有自掏腰包的习惯,这个差使又落在了罗绍威头上。
罗绍威感到很头大,但头再大也不能耽误做事,于是开始动工。
这是正儿八经的大兴土木,该项工程征用的民夫多达几十万人。元帅府建成后气势雄伟,富丽堂皇,堪比皇宫。府内日常所用的酒馔、幄幕、什器等物品一应俱全。
至于这项工程耗费了多少民脂民膏,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但魏博百姓已经被繁重的徭役、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然而百姓喘不喘气不在罗绍威的考虑范围之内,只要朱温高兴就行。
朱温对罗绍威的工作表示非常认可,两人的关系火速升温,罗绍威成为朱温身边的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