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觉得李茂贞欠打,所以就派了王宗俦(又是义子)带兵伐岐。这一次征伐比较成功,一举侵占了对方秦、凤、阶、成四州,打到了大散关。
按说李茂贞的战力还是很雄厚的,更何况手头上又多了一个最能打的刘知俊,怎么会败成这个样子呢?
原因很简单,人才再多,你要会用,如果你连用都不用的话,这人才怎么发挥作用呢。刘知俊就是那个没有被好好利用的人。
李茂贞手下的大将们自成体系,他们的战力也比较平均,总体来说就是打人不成,被动挨打还是能够防得住的。这也造就了李茂贞偏安一隅的现状。
这时候来了一个特别能打的刘知俊,段位之高能够把岐国众将甩出几条大街去,这些大将心里就不是滋味了。
心里不是滋味你们倒是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呀,他们不,毕竟打击敌人要比提升自我来得更快,也更轻松。所以这些人乐此不疲地向李茂贞进谗言,要把刘知俊踢出岐国去。
李茂贞不是傻子,起初还对众人的聒噪不以为意,但禁不住周围的人都这么说啊,人人都说一个人坏的时候这个人不坏也坏了。
更何况李茂贞还要顾及众人的感受,花花轿子众人台,他虽然是老大,手下人的意见也不能完全无视。
所以,李茂贞对刘知俊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一度剥夺了对方兵权。
这时候一个人看不下去了,这个人是李继崇,他对李茂贞说:
“刘知俊是壮士,他遇到绝境而来投奔我们,不应该因为谗言而贬斥人家啊。”
李茂贞虽然听从了他的建议,恢复了刘知俊的官职,但是岐国当地的大小军官都欺负刘知俊是外来户,根本不听从他的指挥,这个官职还有什么用吗。
李继崇为刘知俊感到可惜,把他全家接到了秦州居住。
好巧不巧,秦州现在被王建的蜀军攻占了,刘知俊顺势就带着全家人投靠了王建。
王建得了刘知俊,大喜,心想终于有个一流战将了。但是领导赏识并不代表这个人可以混得开,他要有群众基础才行。
蜀国的战将和岐国的水平差不多,刘知俊到了蜀国,遭受了当初在岐国时候一样的待遇,他又一次被孤立了。
在庸人面前,优秀是一种原罪。
这样看来,刘知俊罪无可赦。
罪无可赦的人也许死掉是最好的归宿。
刘知俊奔蜀几年之后,王建病重,这位多疑的君主自知时日无多,在临死之前下了一道命令——诛杀刘知俊。
杀掉对方的理由很简单:对方太能打了。
这么能打的人留在蜀国,他造我儿子的反怎么办,那时候可就没人制得了他了。这是个隐患,隐患必须消除在萌芽状态,所以,刘知俊死了。
刘知俊是个军事奇才,他在大梁的时候展现了自己的高光时刻,那时候即便是人才济济的大梁军团中都没有人能够做他的对手。
但是,他一旦逃到岐国,以及随后逃到蜀国,就很少再打胜仗。这倒不是本人战力下降了,而是周边的人不服从指挥,任你主将再是天纵奇才也翻不起浪花来。
以上的这种情况困扰过当时很多名将,其中包括从淮南投奔到大梁的王茂章,以及跟随王师范投降的刘掞。
刘知俊的死是一个悲剧,但对于他本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毕竟鹤立鸡群久了,老是被群鸡欺负,让人有点不忍看。
…………………………………………………………
蜀国和岐国大打一阵后就都消停了下来,开始很默契地搞摩擦。
摩擦摩擦,总之不会打得太厉害了,对双方都有利。
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我们再去探访一位老朋友——徐温。
徐温在吴国的日子很滋润,他现在大权独掌,说一不二,国主杨隆演已经习惯于看他的脸色行事。
但你权力再大也是个人臣,身为人臣却挟持幼主就会有人找你麻烦。
找麻烦的人是镇南节度使刘威,歙州观察使陶雅,宣州观察使李遇,常州刺史李简。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杨行密时代的功勋旧将,他们眼看着少主被徐温欺负,心里沉不住气了。
最沉不住气的是李遇,他曾公开叫嚣:“徐温是什么人,我还从来没有注意过他,现在他竟然以吴国宰相自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