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现在要找他过去,能为了啥,肯定是因为张承业啊,她可是张承业的靠山!
赶快亡羊补牢!李存勖立马倒了两杯酒,一杯给张承业,一杯自己干了,然后赔不是:
“我今天贪杯,不仅得罪了你,更得罪了母亲。希望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喝了这杯酒,跟我到母亲那里去说说好话。”
张承业一边擦汗一遍翻白眼,心想你早干嘛去了,也不喝酒,也不理会,硬是把李存勖晾在了那里。
李存勖没法子了,不能让母亲大人久等啊,一跺脚,转身去找曹夫人汇报去了。
这一去肯定又被拧着耳朵教训了一番,说文雅一点就是“耳提面命”。
曹夫人教训完了儿子,又派人到张承业这里来道歉:
“小儿不懂事,忤逆了先生,我已经打过他鞭子了。”
派人道歉还不算,第二天,曹夫人又带着李存勖亲自到张承业府上来窜门,好好慰劳了对方一番。
这,其实就是登门道歉。
我的乖乖,这回面子算是给足了,张承业脸上金光闪闪,十分耀人眼目。
按说张承业只是个人臣,李氏家族这么供着他,太过了吧?
一点也不过。
因为曹夫人是个明白人,他明白自己儿子的短板,也明白张承业就是那个补齐儿子短板的人。
李存勖的短板是什么?治国理政。
他不但不会治国理政,还喜欢乱花钱。
张承业是做什么的?理政聚财的。
李存勖在前面打仗,他在后面治理整个晋国,让国内百姓安居乐业,赋税收入连年增加,国库充盈,为前线战争提供了连绵不断的财力支持。
我们说过,打仗打到最后拼的就是经济实力。而当时大梁占据的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中原地区),地大物博,实力雄厚。
反观晋国,地域狭小,还不是粮食主产区,你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怎么拼得过人家?
要知道李存勖和朱温、朱友贞父子可是死磕了十几年啊,这十几年里几乎一直在打仗。打仗的钱从哪儿来?张承业那里来。
所以说张承业硬气啊,人家是在为李家聚财,为李家节约开支,而且一分钱都不贪,这样的人才你不供着他,还能怎地?
所以说曹夫人一心一意做张承业的后台,他要通过耿直的张承业来管教儿子、支持儿子,最终完成亡夫(李克用)的雄心伟业。
张承业是李氏家族的贵人。
对于贵人,你当然要供着。
但是现在贵人不让你称帝,你怎么办?
李存勖表示很难办,他不敢顶嘴,又难以抵御皇位的诱惑,所以就只能用甩锅大法了。
但是你的锅甩出去了,张承业认不认就难说了。
事实证明,人家根本不认,而且因此病倒了,李存勖就慌了。
恰在这个时候,镇州出事了,张文礼叛乱,接着是契丹入侵,然后是南线大梁反击,乱糟糟的事情接二连三,李存勖也就把称帝的事情搁置了起来。
把前面这些乱事儿处理完之后,张承业在晋阳病死了。
此人一死,称帝的绊脚石没了,但是晋国的损失可就大了去了。今后李存勖无人敢管,走向了放飞自我的不归路。
张承业死的时候,曹太夫人亲自到张府去探望,并用对待子侄的礼仪来出席葬礼,身穿丧服,为其默哀。
这应该算是晋国人臣里面规格最高的葬礼了。
晋王李存勖当时不在晋阳,听说张承业死了,接连好几天吃不下饭去。
他和张承业亦师亦友,心里是十分敬重这位大哥的,两个人打打闹闹这么多年,感情很深,这个人突然走了,他心里承受不来。
承受不来归承受不来,皇帝宝座还是要坐的。
大唐天佑二十年(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登基称帝,仍然沿用大唐的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