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的方向不在蜀中,而是在千里之外的后唐首-都——洛阳。
洛阳现在怎么样了呢?
按理说国家打了大胜仗,灭了蜀国,后唐上下应该是一片欢呼雀跃,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才对。
然而现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朝廷和百姓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朝廷要忙着内斗,百姓要忙着活命。
内斗
不得不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宦官、伶人集团和文官集团的恩怨由来已久,双方争来争去争的就一样东西——权力。
而权力对宦官来说代表的是荣华富贵,耀武扬威;对文官来说除了荣华富贵之外,应该还有匡扶社稷、振兴家国的理想在里面。
但是权力的空间就那么大,皇帝身边的班底也不需要那么多人,所以大家就要争一争,抢一抢,把位子坐稳了,把权力抓牢了,把对方斗走了或者是斗死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为了解决问题,大家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纵观古中国的封建史,其实就是一部人与人的斗争史。
郭崇韬深感对敌斗争的严峻性,为了巩固既有成果,防止自己离开朝堂后被人抄了后路,他举荐自己的亲信张宪来担任宰相。
临走的时候还不忘跟张宪嘱咐几句:替我看着那帮人!
那帮人是谁呢?包括所有能和文官集团放对的人,刘皇后那里算一拨,宦官算一拨,伶人也算一拨。
郭崇韬的意思是他要一打三,打来打去他也没有落到下风,现在自己要到蜀国去打人了,那么在朝廷里打人的任务就要交给张宪。
郭崇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做的事情张宪也能做,他能打三个,张宪就不会只能打两个半。
但他忽视了一点,那就是自己在皇帝眼中的分量以及对群臣的控制力。
郭崇韬之所以这么能打,是因为有皇帝在支持他,大臣们也不敢跟他叫板;张宪在能力上也许不差,但在支持度和支持率上就不能和郭相公比了。
所以说,郭崇韬前脚一走,后面的宦官就开始向张宪发动进攻。
而协同宦官发动进攻的还有一拨人,这拨人也是文官集团的成员,但却不跟郭崇韬一条心。
这就不得了了,本来一打三就很吃力,现在内部还出了叛徒,怎么看都是要输的节奏啊。
这还没完,力量上不成正比也就罢了,偏偏对方还找到了一个发动进攻的绝佳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在孟知祥身上。
孟知祥现在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他之前也是一个藩镇的头头儿,而且这个藩镇还很重要,哪个地方呢——晋阳(太原)!
晋阳当时是后唐的北都,也是李存勖的发家之地,孟知祥当时的正式职务是“知北都留守事”,管的是之前河东藩镇的那片地方,确实很重要,也很拉风。
现在这个人要到成都去上任了,帝国北都留守的职位就空出来了。但这个职位你不能一直空着啊,空得时间长了容易出问题,毕竟北方还有契丹那个大块头虎视眈眈呢。
接下来大家就要举荐合适的人选。
朝廷里面有一个大臣叫做段徊,这个人当时的职务是枢密承旨,在他的身边团结了一群朝臣。这些人在郭崇韬在的时候低眉顺眼不敢说话,现在郭崇韬走了,张宪上来了,他们开始说话了。
段徊向李存勖上奏,认为北都留守位高权重,一般人担不下来,张宪不是一般人,只有他才能胜任。
但这个理由不够充分,说服力也不强。
北都需要张宪,朝廷也不能缺宰相啊,相比北都来说,朝廷里的事情也很重要啊,让张宪到晋阳去,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