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源即位后也不好立刻换宰相,但现在皇位稳固了,就开始打这两个人的主意了。
先是有人弹劾这两个人在皇帝面前汇报工作的时候态度不认真,也不讲礼貌,显然是藐视君上。
这也没啥,为这点子破事儿就开始搞人那就有点小题大做了。
不过这个弹劾只是投石问路,大动作还在后面。
当时后唐财政紧张,朝廷上下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百官的俸禄也不能足额发放。
豆卢革不一样,人家拿的是足额工资,不光他这样拿,他的儿子也在朝廷做官,同样也拿足额工资。
这还不算完,足额工资拿到手了,他们拿工资的时间还有点超前。
百官的工资都从五月开始发放,豆卢革父子却从正月就开始发放,这就是在搞特权了。
搞特权归搞特权,但说实在话,这也不算贪污,足额不足额的都是人家应得的嘛,更何况人家还是宰相呢。
但这种事儿可大可小,你没贪污是不假,但是作为百官之首,竟然带头违反朝廷制度,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皇帝让大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你百官之首的宰相带头儿松裤腰带,这算啥子事情?
想跟皇帝唱反调不成?
这是豆卢革,还有一个韦说。
韦说这个人也没犯什么大错儿,就是想把自己的后代们照顾得更好一些。
他有一个孙子,到了就业的年龄,但是并没有解决就业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想办法。
当时朝廷规定,老子在朝廷做高官,是可以福荫自己的儿子的。但也只限于儿子,孙子啥的那就别想啦。
制度虽然这样规定,但活人不可能被尿憋死,韦说开始想办法。
这个办法很简单,我就说自己的孙子是儿子,把他推到朝廷去做官,你们能怎么样?
说实话,也不能怎么样,你非要让孙子喊你爹,我们外人能怎么样!问题是为儿子求官你需要向皇帝上奏,这奏表一上去,那可就是欺君了。
当然啦,欺君这种事儿,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不说,这也没啥,更何况李嗣源还是个没脾气的君主,对手下人也不苛刻,偶尔欺一下也就这回事儿。
所以说豆卢革和韦说这两位宰相虽然有毛病,但都是小毛病,不至于免官丢命。
但这里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不能有人挑他们的毛病,如果有人非要跟他们过去不,那就有点悬了。
偏偏这两个人在合适的时间得罪了一个合适的小人,这个小人又偏偏揪住了这两个人的小辫子,一顿狂甩,硬是把两大宰相给甩出朝廷去了。
被得罪的小人名叫萧希甫,这个萧希甫很有点小媳妇的个性,受不得委屈,谁要给他委屈受,他就要跟谁抗争到底。
当时明宗皇帝李嗣源下诏,任命当时身为库部郎中的萧希甫为谏议大夫,算是跨部门调动,高升了。
但这个高升只升了一半,皇帝下了诏是不假,任命文书还需要宰相这里来出,出完了还要到吏部盖章才能生效。
豆卢革和韦说估计是平常里就看萧希甫不顺眼,一看这个人要高升,不行!
直接行使宰相的封驳之权,让皇帝收回成命,此事留在后面慢慢商量。
这可就把萧希甫给得罪惨了。人家升个官求爷爷告奶奶找门路的也不容易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事情运作成功了,你们两个王八蛋竟然出来拦路,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
宰相了不起吗,我个小喽啰照样把你们给拾掇下来!
萧希甫红着眼睛开始复仇了,这一复仇就抓住了两个人的要害,把前面的那些事儿都抖搂了出来。
豆卢革、韦说两个人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但是没人提,毕竟每个人底子都不干净,有些事儿看破不说破,大家都心照不宣,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萧希甫这家伙把平衡打破了,或者说把潜规则给打破了,这人如同疯狗一般,冲上去就把豆卢革、韦说给一口咬住,任你棒打脚踢,他就是不松口,反而越咬越紧。
百官一看,好家伙,有好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