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魏谦游跪在朝堂之上,只是低头想着自己的心事,叫皇上失望了一回。
“启禀圣上,这少年人虽没有战功,但此番所立之功,也算是保住了我中土的百年基业。微臣以为,饶是如此赐他如此厚赏也是过了,不若就将他留在朝中,封个一官半职。”
皇上循声望去,说话的正是永宁侯。永宁侯本是想置身事外,但魏谦游毕竟是他儿子的师父,自然也要有与之匹配的身份才行。更何况也正是因为他,才不至于叫永宁侯府断了香火。于公于私,永宁侯还是壮着胆子说出了这句。
皇上忖了片刻,开口道:“卿家所奏有理,正好吏部尚书一职空了出来。”
虽然叫唯利是图之人上任吏部尚书,皇上也担心他能不能胜任,但也不至于像封王那样离谱。大不了先叫他做着,若是出了差池,再革去职务就是。
“启禀圣上,儿臣也有事启奏。”赵王走入朝堂之中,俯身说道。
被赵王打断了话,皇上却并未表现出任何的不悦,只微微示意赵王但说无妨。
赵王郑重道:“儿臣以为,魏谦游之功绩,就算封王也不为过。不瞒圣上,早在昨日之前,敬王府便早有反心。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此人相助,儿臣才能将敬王府之事拖延到昨日,又控制成这般规模。”
皇上面容间略有意外,照此说来,魏谦游的确是功不可没。对于赵王皇上最是了解,口中从不曾有过半句虚言的。
魏谦游只望了赵王一眼,就又将头低下去。赵王替他求情不在情理之中,最多是看在他帮过几次忙的份上罢了。他若是不受这恩情为免有些不知好歹,但若是受了,他理想中的惬意日子怕是会离他越来越远。
魏谦游不怎么上进地想着,在许下云韶仗着他的声势作威作福,和在天灵山上度过余生的两件承诺上犯着琢磨。
太子兴致盎然地打量着魏谦游,永宁侯和赵王接连为他来求皇上,作为当事人他是却一点都未在意的样子。
林牧之手心都攥出了汗,却连自己都说不出为什么这般紧张。只觉师父若是做了王爷,说出去该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比他成了侯府的继承人还叫他开心。
可惜他不过是个世子罢了,如今的他在皇上面前可没什么发言权,只能看着师父的若有所思状干着急。
皇上目光一一扫过众人,心道:怎么连赵王和永宁侯都来求朕,永宁侯也就罢了,赵王求的可算不合时宜。朕才有意封他做个吏部尚书,再中途反悔,不是当众给了自己一巴掌吗?
“照你自己的意思呢?”皇上沉声问道。
皇上当然不是真的要征求魏谦游的意见,只是希望他能识趣些,让大家都有台阶下。但皇上刚问出这句就后悔了,他显然是将这厚望寄错了人。
直到云韶捅了魏谦游一下,魏谦游才回过神来,一脸茫然地看着皇上。
又得了云韶和邓铭钊的提醒,魏谦游怏怏不快地故作恭敬道:“草民并无意见,这天下都是皇上的,草民也是皇上的臣子,自然是皇上如何吩咐草民都没有怨言。”
皇上嘴角抽了抽,什么叫没有怨言,封你当吏部尚书还是为难你了?罢了,好在这还算句人话,能说出这些真是为难这位爷了。
无奈之下,皇上只得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不论是永宁侯世子的师父,还是赵王的心腹。就算这些身份,加上你立下的功绩,也不足以封王。”
云韶还欲争取一番,就听皇上又道:“然而清绾是朕最宝贝的公主,你作为清绾的师父,自然不能只是个小小的吏部尚书。朕便封你为魏王,也算是没叫清绾白受这些日子的委屈,省的又来朕面前哭闹。”
皇上说罢,朝太子使了一个眼色。太子登时会意,在文武百官面前,将皇上和魏谦游早就串通好,替赵清绾正名的说辞公布出来。
毕竟赵清绾的清白只有少数人知道,大多数人眼中还是个嫁给了乱臣贼子的公主,日后就算回宫难免背地里遭人闲话。如此,不光是替赵清绾洗清了冤屈,还落得了一段美名,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出宫的路上,魏谦游问贾袖道:“这次若非你们三兄妹造势,穆晟也不会这么快按捺不住。今日可是你封赏的日子,怎么没见逸轩?”
贾袖语调中透露出一丝幽怨:“魏大哥还说呢,明明已经提醒了他的,谁知他昨日夜里又集结了不少狐朋狗友出去,这会儿怕是正睡得跟死猪一样。”
贾抽正色提醒道:“小妹可是叫错了,如今该唤魏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