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泰不出声,则是因为,他是秦王,也算是当事人之一,赞同或者不赞同,都惹人诟病。若是不赞同,惹亲戚不快。若是赞同,又有为自己讨封之嫌。更重要的是,李泰根本也用不着掺和这件事,他是亲王,又是嫡子,李世民不分封任何人,也不会把他给落下,所以他除非是傻了,否则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他是肯定不会去做的。
见三人都不言语,李世民的目光巡视了过来,盯住了李泰,道:“你们三个既然来了,就都发表一下看法吧。今日这太极宫内,言者无罪,无论你们说了什么,朕都不加罪,也不会落入他人之耳。青雀,你来开个头,朕想听听朕的儿子,对此事有何看法。”
“父皇……”李泰一张口,便看到了李世民的眼神,只得苦笑一声,看到这个眼神他就知道,无论自己多不愿意掺和,也必须得发表见解了,既然如此,那便心中想什么,就说什么,想到这儿,李泰开口道:“父皇,议论分封之事,儿臣也算是牵涉其中,本不该多言,但父皇既然问起,儿臣便抛开皇子身份,浅谈几句。”
“儿臣以为,分封是没错的,但是要限制权力,藩王也好,重臣也罢,都不能凌驾于朝廷的官员之上,若给予特权,则置大唐律于何处?儿臣想要提醒父皇的,便是这一点,还望父皇三思。”
李世民微微颔首,道:“青雀说得在理,大唐律威严不可撼动,朕施恩于宗室重臣,不是给他们特例,让他们作威作福的。”他把目光移动到长孙冲身上,道:“冲儿,对此有何见解啊,但说无妨!”
长孙冲起身恭声道:“在臣看来,此乃陛下家事,本不应多言……”
李世民烦躁道:“这句话就不用说了,朕既让你说话,你就说就是了,什么多言不多言的,快点说!”
“臣也想到一点,想要提醒于陛下。假设分封施行了,封地经济,税收等,由谁来掌控。若陛下完全效仿汉高祖,那么封地的税收徭役等,应该是由封地的藩王等来控制的。如此一来,国库定会空虚。”
李世民一怔,显然说到了心里,他没有想到这么详细。
“还有,各地富庶程度不一。人口也不一,陛下施行分封之后,很可能会导致贫富不均的情况,届时若起了攀比之心,臣担心会是隐患。”
“这个么……”李世民点点头,道;“确实是个问题,朕倒是想的简单了。如此说来,你是不支持分封了?”
“臣不敢!”长孙冲哪里敢背这个锅,若是传出去,陛下停止分封,是他长孙冲的谏言,那长孙家可算是自绝于勋贵,自绝于皇室宗亲了。
长孙冲忙道:“臣只是提醒陛下可能出现的隐患,至于分封与否,臣不敢妄加揣测,如此大事,只能由陛下乾纲独断,做臣子的,岂能妄言!”
李世民笑了笑,道:“你这油滑的样子,倒是像极了你恩师现在……这小子现在对朕,就是这般油滑。再无半点来长安时的愣样子了,可惜可惜……”李世民喃喃说道,也不知在可惜什么。
“马周,你在李牧手下做事时间最久,朕倒是想听听看,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不要有所顾忌,好好想想,好好的说。”
马周本意,也是想随口说一些隐患,然后请李世民乾纲独断。这样无论自己说的话,有没有被采纳,都不会沾染上责任。但是听李世民这样说,马周心里便琢磨起来了。
好好想想,好好的说。
怎么说,才能算是好好的说呢?
马周的脑海中,浮现出李牧写来的信,李牧告诫他,要做一个孤臣,直臣,还说唯有心中想着江山社稷,自己才能有个远大的前程,才能扶摇直上,一展胸中的抱负。
孤臣,直臣?
忽然,马周脑海中灵光一闪,他忽然明白,李牧为何要这样说了。朝中几乎所有的臣子,背后都有势力支撑牵绊,就像眼前这二位,一个是皇亲,一个是勋贵,他们说话,都不能尽言,都必须有所保留。而陛下现在需要的,是能看清局势,明辨是非,说真话,办实事的臣子。是完全不受任何势力牵绊,一心忠君爱国的臣子。
想到李牧的发迹史,马周彻底的悟了。
当下不再迟疑,深吸了口气,掷地有声道:“陛下,事关国本,臣不敢妄言。但陛下问起,臣也不敢隐瞒,若此事陛下问臣的见解,臣的见解只有一个,此事断然不可行!若陛下这样做了,大唐国祚撑不到百年必亡……”
“大胆!”高公公听得汗毛都竖起来了,赶紧打断马周的话:“这等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不要命了?”
马周闭上了嘴巴,要是能不说,他也不想说啊。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马周一眼,摆了摆手,道:“高干,有你什么事儿,朕早已言明,今日太极殿内言者无罪。马周,你接着往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