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
最近变得热闹了起来,不断有人来到这里。
原因是有人在这里公然树起了招集义士的大旗。
周围郡县的豪杰闻听了,三五成群而来。
“不知道伯康他们会不会从这里过河?”
原来在这里树起大旗的赫然就是曹操,他听说了朝廷的征讨令后,从谯县带着曹洪、曹仁、夏侯渊、夏侯惇等人还有曹氏的门客数百之众北上并州。
当然有人会问,曹操不是在青州济南国当国相吗?
怎么会回谯县?
原来是曹操学习许定的方法在济南国大行其道,自然同样将那里的世家全给得罪了。
这些世家表面顺从,暗地里串通一气,联合洛阳的权贵,一齐向曹操施压,明里暗里给他找麻烦。
要知道曹操当年在洛阳棒杀权贵可是得罪了不少人。
这一搞曹操没多久就扛不住了,有些心灰意冷,做了小半年的济南国相就辞职回家了。
回到曹家,曹操开始学习许定的做法,大肆扩展曹家势力,积极发展曹氏武装,所以大量招收食客游侠,聚集精英。
而在延津的这一招,同样学自许定,他听说许定每到一地就寻访人才,礼贤下士,于是也打着为国出力,北上伐虏的名号招收起了陈留郡与梁国的人才。
“主公,想来威海侯从此处过河是八九不离十的,如果他从高唐可者仓亭过河必然要走冀州,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一个年青的文士接着话说道。
曹操看向此人,这人叫程述,表字维安,今20岁,乃是梁国人士,是他半路收的谋士。
听其言,观其人,曹操发现此人虽然年轻,却腹有韬略,所以对其比较重视。
于是问道:“怎么你也研究过伯康,了解他的行事风格?”
程述半咪着眼道:“主公,威海侯行事向来有谋划,从不做无打算之事,世人皆称其谋略无双,战无不胜,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曹操微微颌首,等着程述继续说下去。
其它人也静听程述的分析。
“威海侯有一样东西是天下人无法比拟的,这成为他无往不胜的利器,那就是博学。”说到这里程述又停顿了一下,其它人若有所思,不过还是有些疑惑,接着程述又道:
“威海侯博学,所以能诗文赛天下;威海侯博学,所以力盖天下;威海侯博学,所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威海侯博学所以通晓兵法;威海侯博学所以能治理好地方,复有方略。
就拿火烧长社来说,如果威海不通天文地理焉知风向之变,不识兵法焉能料敌于先屡斩敌将。
有言常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威海侯这般会提前布局的人,一定会从河内郡进并州,因为冀州他去过了,对那里有过基本的了解,所以他不会在去那里平白浪费机会。”
面对程述的侃侃而谈,众人不由大服,貌似说得好有道理。
曹操自己也频频点头,尤其是会意到了程述最后那一句话的意思。
脑子子突然冒出来一个名词。
收集地理情报。
程术的所有重点,其实是在讲这个。
这点才是关键,他断定许定必然会走延津渡河的目的,是提前收集河内这一块的地理情况。
如果许定在这里,听到程述这番话,必然要叫声好。
肯定想不到三国里还有这么一号没在历史上留名厉害的人物,竟然能猜到他的用意。
为将为帅者最忌讳地图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