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江一躬身,“学生就是马文江,刚刚接到吏部的文书,让学生到沱江郡朗山县上任。”
“你确定自己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么?”,这位吏部的主办看着一脸笑容的马文江是倍感疑惑。
马文江点了点头,“这要多…”,他原本是要直接给老皇帝发出一波彩虹屁的,什么多谢圣眷之类的,不过想起了之前那位行走的告诫,果然啊这是要考较我,于是马文江就是话锋一转说道,“这是要让学生多多历练,实践出真知,学生自然要感激着欣然赴任。”
“实践出真知?”,主办便是一皱眉头,不过随后也算是品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于是在相关手续上就是一阵书写加盖章,然后直接推在了马文江面前,“既然你有这样的觉悟,那么尽快启程赴任,到了沱江郡上官那里交接之后就可以上任了。”
“是,多谢上官,多谢上官。”,马文江朝着吏部的这位主办连连作揖。
唉,一个多好的娃娃啊,怎么就去那么个鬼地方了,不过这位主办终究还是没有动什么善心,毕竟朗山县县令这个大坑是整个吏部都忧心的事儿,不过出于人道主义,这位主办还是拍了拍马文江的肩膀,给了他鼓励,“好好干。”
经历了同科进士连着两天的宴席之后,还醉醺醺的马文江登上了马上前往沱江郡朗山县。只是年纪轻轻还醉醺醺的马文江没有想到的是,经此一别他三十余年都没有机会再回到建安城,而且这一路走来可谓是九死一生。
沱江郡郡守对于这位被吏部扔过来,而且还满心欢喜期待着上任的新任朗山县县令是倍感满意,终于是有人愿意跳这个大坑了,这怎么能让郡守不高兴呢?一直是非常“节俭”的郡守甚至还在自己府上为马文江摆了家宴,这让马文江是非常的受宠若惊,堂堂的一郡郡守竟然会为自己这么个小小的县令大排宴宴,这说明什么?这就说明郡守重视啊,为什么重视那肯定是上边的意思呗,能让一郡郡守出面那肯定就是皇上的意思了,想到这马文江都快乐出鼻涕泡了。
跟郡守推杯换盏、高谈阔论的马文江并没有想到,他刚抵达朗山县就被当地的乱民给打了,等他再次苏醒的时候,马车连带着自己的行李、盘缠、书籍和各类用品全都消失了,自己以及跟着自己前来赴任的书童连衣服都被人扒了,两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就穿着亵裤躺在了大道上。
在这一刻马文江才明白,为什么昨天郡守一再叮嘱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三年县令一定坐满。”,特娘的,这里的老百姓都是土匪么!可怜的马文江并没有想到的是,这不过是他三年县令生涯之中的一桩小事儿而已。
即使是自然条件如此恶劣,但是朗山县依然有很多人不愿意离开这里,他们誓言是要同朗山县共存亡,因为他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洪水、旱灾、蝗灾、瘟疫,马文江上任的第一年就是灾害不断,灾情波及了几乎整个朗山县,朗山县原本就不多的人口这一下更是少了大半。
当初对自己是极为喜爱和热情的郡守,是接连来信申饬,让马文江是如芒刺背,将自己关在衙门后宅待了近半个月的马文江是痛定思痛,决心要改造朗山县。
他花了近半年的时间到处的走访,几乎拜会了整个朗山县的所有百姓,最终忽悠着这些百姓参加到郎河的治水工程当中,在此期间马文江更是自掏腰包买粮食、买工具,为百姓准备生活品,甚至还从外地请了不少的苦力,如果不是靠着自己那位扈国首富的老爹可能这一切都是白扯。
不过历经了一年多的改造,郎江的面貌也是焕然一新,那一年是朗山有历史记载的一百三十三年以来第一次成功抵御了洪水,也就是从那以后朗山县的人口出现的净增长,那些当初逃难的朗山人也渐渐回到了朗山县。
在马文江来到朗山县的第三年,朗山县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成功的征收到了税粮,虽然不多但是也起码让马文江看到了希望,也让马文江对朗山县有了更大的规划。
只是没等着马文江有所规划,马文江便再次的接到了郡守的信函,只是这封信函并不是表扬和褒奖,而是通知马文江离开朗山县前往泷水县担任县令。
这是摘桃子啊,做了三年县令的马文江也算是在官场里有所进步,自己刚刚给朗山县搞出点名堂,上官就把自己调走了,这典型是要派人下来摘桃子,一任县令那就是三年的时间,三年时间一到上级就会下来做检查,干好了就有机会升官,还没到检查的时候就让自己挪窝,那不就是摘桃子么?
那泷水县也没比朗山县好到哪里去,而且那里大部分都是蛮夷人,整个县以贯穿其中的泷水而格外的泾渭分明,左岸的是中土人,右岸的是那些蛮夷人,两岸的老百姓成天就是你争我夺、大打出手,整个泷水县的治安是要多差就有多差。
不过这是上官的命令,无法违背,马文江就是在不愿意也得按照要求走,不过让马文江赶到欣慰的是,在他离开的那天几乎整个朗山县的百姓都出动了,他们跪在地上送别自己口中的大恩人。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马文江不知道自己会经历什么,却坚定了自己要造福百姓的信念,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未来的官场生涯之中可谓是步步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