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篇文章也立刻得到了各个教会的回应,有的还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
只是很快,人们就发现,这些回答全都大同小异,总结来说就一句话“信仰神明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
这种回答显然无法让任何人满意。
既然各个教会如此同质化,没有任何特别的吸引力,那为什么非要信仰你,而不是去信仰别的教会?
各个教会也都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个问题。
于是乎,都不用罗西推动,各个教会在第二天就再度对问题进行了更深的阐述。
海神教会着重说海洋,信仰他们可以在大海上得到庇护,不会在海上迷航,也不会遭遇风暴,捕鱼也将得到丰收。
大地母神教会宣扬大地母神可以让土地更肥沃,收获更多。
......
这样一来,确实都突出了各个教会的特色。
可紧接着疑问再度出现。
各个教会有了特色,却失去了全面性。
如果去航海,自然是信仰海神教会好,可如果去种地,则是大地母神好。
那如果我既种地,又航海呢?
是不是说,我可以同时信仰两个神明?
毕竟,按照海神教会的解释,海洋女神可不管种地,反之亦然。
一时间,各个教会被说得哑口无言。
如果在别的地方,他们大可以说自己的神明是全知全能。
可这里不行,各个教会都在一起,用的还是报纸,如果敢这么说,立刻就会被其他教会驳斥,火爆点的很可能直接打上门!
于是,面对报纸上的疑问,各个教会选择了沉默。
可不回应,却并不代表没有回答。
“今天各个教会的报纸上怎么什么都没说?”
尼尔翘着腿,举着报纸皱眉说道。
黑色的手杖就放在椅子旁。
自从罗西天天举着手杖四处晃荡,就引起了领地政府人员和富商们的模仿。
这群人过去都只是普通人,如今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富足的生活也让他们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上获得了满足,进而开始追求“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
而这一点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向比他们更高层次的人学习,罗西无疑成为了最佳的对象。
“因为他们无话可说。”罗斯琳达·哈特尔赞叹的说道。“这次大学很聪明,没有再跟各个教会起正面冲突,而是借由各个教会的矛盾点,让他们相互掣肘,没办法反驳,所有人都被大学骗了。”
自从来到罗斯琳达·哈特尔,她就住在了尼尔的家。
虽然心怀愧疚,但她最终还是没能彻底摆脱尼尔的死缠烂打,选择了接受。
她有时也会反思,也许她的心从一开始就不是那么坚定,只是缺少一个理由罢了。
“也就是说,他们认可了自己的信徒可以去信仰其他神明?”
尼尔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真是这样,整个世界都会乱了套,现有各个教会的领地都会被逐渐打乱。
不过这样也好,各个教会的矛盾也会迎刃而解。
反正不需要再单独信仰一个教会,也就没必要争夺信徒了。
“不,并不会。最近几期的报道并没有送到兰陵岛,很显然各个教会虽然在这里选择了接受,但却并不打算宣扬开。”
罗斯琳达·哈特尔心中也有些意动。
她也希望兰陵岛可以像这里一样,这会省去很多的麻烦,但很显然,她做不到。
她没有罗西的威望与实力,各个教会不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