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萧思皖说“你行你上啊!”
归北司说:“你怎么知道我不行?我也得上的去啊,但你知道有多少比你行的人上不去吗?如果她们得到你这么好的角色,会比你努力一万倍来诠释好这个角色,因为她们有敬畏之心!观众喜欢你信任你捧你的场,结果你一次次不争气不进步,演戏只会干瞪眼,你知道有多少人比你有天分还比你努力,如果你还这样躺着装睡不努力,却白白享受着一些鲜花掌声和荣誉,那就别怪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了!”
那是后话了,回到七夕之夜,不过一路从武林夜市走过来,余白杭却没那么痛快,到处都在说《桃花又见一年春》有多好看多好看,不是几个人,而是连着一片,几个摊子前都说口口相传。
“原来是真的有很多人,真心觉得热闹的大众化的甚至些微低俗的更好看,《桃花又见一年春》里,披着古色古香的外衣,讲了多少荤段子,我很明显得听到对面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那孩子和老人不尴尬吗?但大众觉得这是很好笑很好看的一出戏。而用心反复修改的,反映社会现实的,给予希望的,有情怀的,能够见证人性和品格的,反而孤芳自赏。”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你看的那些传奇话本也都是嬉笑怒骂的呀。”
“嬉笑怒骂,那是人情世俗,我看传奇话本是因为我本身学识浅,水平低,但我支持春香,我还是认为作品水平的高低和它反映现实的程度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不比赛,我也会去听《桃花又见一年春》,但比赛里说它比《长安一片月》要好看,我不同意。”
余白杭此时倒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气愤,反倒是无助,他很难过,明明知道这不是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但他完全没有力气去改变什么,因为这是完全正常的。
不得不说,市场上红起来的东西必定有有符合大众期待的“爽点”,可是只去追求这些所谓“爽点”,就是好的吗?李红真的很懂市场,很懂观众心理,这一点春香确实不如她。可是如果只有这样的戏有观众买账,另外那些认真想写戏,却不那么符合“大众审美”的良心剧作家怎么办呢?
如果余白杭没有出钱资助钱锦文,也许大家就看不到《说岳全传》了,也许他的笔下就会流行开来很多“大卖”的传奇话本,但是,不会流传给后人看到的。所以我们身边还有多少个钱锦文啊,余白杭还能做些什么呢?
而且余白杭觉得《长安一片月》完全不是孤芳自赏,丁春香又不是在讲四书五经。其实也是郎才女貌,破镜重圆的故事,单枪匹马化解重重危机,在最后众人齐声高唱《饮马长城窟行》,在座的观众都心潮澎湃,这反倒是戏曲的进步啊,这怎么能是“曲高和寡”呢?
也许丁春香就是不会迎合大众的口味吧,她不想刻意去讨好观众,喜欢就聚在一起听戏,不喜欢那也别批评我,但她依然为这种行业现状感到悲哀。
耳边还陆续传来对丁春香的无端指责,“丁春香江郎才尽了,一味的贩卖情怀,一味地拗才女人设,但她感动的只有那一小撮人,结果人气口碑双双扑,才女人设能走多远?她的粉丝也是极品了,不是谁的粉,但就是看不惯丁春香。”
什么叫人设?丁春香从来从来都没有自称过自己是才女啊。至于什么叫贩卖情怀,春香只是想用心写一出自己赋予真情实感的戏而已,是你们一口一口“贩卖情怀”。
你们没有理想和追求,余白杭很可以理解,对于这些从来没有为理想奋斗过的人生他也深深感到悲哀,但是你们看不懂是自己的审美水平有问题,春香凭什么迁就你们,给观众看那些无脑无逻辑,毫无意义的东西呢?
“丁春香的戏真的一会儿都听不下去,不知道她是怎么有勇气跟玉簟秋同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