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隆美尔就赶到了统帅部,准备参加最高军事会议,他在走廊上遇见了希特勒的秘书施罗德小姐。
“隆美尔元帅,凯特尔元帅找你。”
“施罗德小姐,感谢你的通知,等下一起喝杯咖啡如何?”
“能获得隆美尔元帅的邀请,非常荣幸,午休见。”
历史上的克里斯塔?施罗德的经历太震撼人心了!1930年她沦为德国700万失业大军中的一员,1933年因为机缘巧合成为希特勒的私人秘书。
克里斯塔?施罗德追随希特勒12年,日夜听命于他。在总理府,在伯格霍夫,直至柏林地堡中,她一直跟在他身边,仅在他死前最后几天才离开他。
二战之后,胜利者书写了所有的历史,希特勒的真实面目,始终被新闻记录影片的一些片段所掩盖,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有他面对文明世界疯狂叫嚣的形象,而克里斯塔?施罗德的见证最为确切。
(注明:希特勒犯有******罪行,无容置疑,请别往落叶头上戴帽子。)
施罗德说完就搂着一叠文件走了,表面上施罗德看似面部表情平静,其实内心早就是激情澎湃了。
隆美尔那硬朗的外表,优雅的谈吐,英雄的光环,无一不深深滴吸引着施罗德这个大龄剩女,隆美尔现在可是全德国最高贵的单身汉。
现在的统帅部就在帝国大厦的二楼,希特勒的办公室旁边,只是统帅部的房间比较多而已,以前是以个大会议室,经过改装而来的。
凯特尔现在是统帅部的总参谋长,特尔元帅在德军高级将领中享有“走狗”的绰号,这是因他对希特勒俯首贴耳,心领意会而得宠的原因,凯特尔一直到希特勒自杀的这一天对其都是忠心的。
身为德国三军最高统帅部主管的凯特尔,其军事素质和才能还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凯特尔就是希特勒用来抢夺权利的工具,他和希特勒对权力的争夺,严重破坏了德军本来就完善的指挥系统,还使一些高级将领对希特勒产生严重的不满情绪。
希特勒一声遭遇44次刺杀,一半是德国人自己干的,可见希特勒和自己的将领的矛盾是多么的严重。
最严重的是希特勒本身本不是一位战略家军事家,而只能算一名营级指挥官,这样的人来指挥数百万人的战略大决战,能好得了吗?德国在历史上后期所遭遇的巨大失利,希特勒难辞其咎。
陆军总司令部和陆军总参谋部都认为,陆军在任何未来战争中理所当然要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希望陆军会对战争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
他们主张,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应该是由领导全部战役的人组成,机构尽可能小。
最高统帅部只为元首参谋机关,只应在总体上制订战略计划和未来各次战役的计划,而不能干涉具体的一线将领指挥。
因此他们坚决反对扩大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权力,而力图根据陆军的发展情况,扩大陆军总参谋部这一作战和组织机构,极力阻挠属于最高统帅部系统的某种军队指挥机构在陆军中出现。
陆军总参谋部的许多做法,就是为了防止权力落入凯特尔这样忠实于希特勒的军事顾问们手中,因为这些人对希特勒的战争计划可能会表现出危险的、不分原则的赞同态度。
历史上的希特勒,在战争前期,其战役计划和指挥都由陆军总司令部实施,希特勒没有进行很大的干预,最多是积极参与制订准备措施。
到法国战役开始后,希特勒开始插手前线的指挥了,其结果是使最高统帅机构与陆军总参谋部发生了危险的双重发号施令现象,甚至使陆军总司令部对陆上战役的指挥权被完全剥夺。
最高指挥机构编制中的这种混乱现象,这种无休止的分歧,甚至传染到了下级中去。
总之,凯特尔的这个人为希特勒确立在德国军队中的“统帅地位”铺平了道路,并使之畅通无阻,这人算是功过参半吧!
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凯特尔元帅,那德国将出现另外一种景象,至少不会在战时出现指挥重叠和混乱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