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宣称,规模肯定也小不了,投资10亿美元,年产30万辆轿车,全部用于出口。
要知道这时整个国内的小轿车产量不过才3万。
后世耳熟能详的捷达更是还没有建厂,国内的轿车品牌唯有桑塔纳和北京吉普。
10亿美元,是国内当时最大的外来独资项目。
轿车将全部出口,意味着这个“东方底特律”,既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又不会对国内汽车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压力。
2个月后,双方签订备忘录。
又过了6个月,工厂在惠州淡水镇举行奠基仪式。
原熊猫公司董事长米国“二战”将领麦克阿瑟的孙子亲临剪彩。
该公司并没有专业国际汽车商的背景,投资地又为何偏偏选择没有任何汽车装配基础的惠州?
伴随着这些疑惑,在汽车工厂动工前,第一笔投资款亿美元到账了。
厂房随之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施工后,国家成立了一个高级技术法律小组,专程赴美调查。
在对熊猫公司的背景、资信、市场,发动机生产线等进行实地调研,甚至试坐了生产出来的轿车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熊猫公司的资金实力雄厚,投资者有战略远见,他们瞩目于下个世纪。”
资金到位,专家认证,厂房动工。
当时的惠州惠阳政府,甚至将自己刚刚新建的办公大楼,让给了原熊猫公司做办公室。
惠州顿时成为投资热土,1000多家房地产公司纷纷进入,市中心房价从200元一平,暴涨到了万元一平,工厂所在的淡水镇,人口从2万增至20万。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惠州”,成为当时最响亮的口号。
但是,在耐心等待房地产等周边项目落地后,原熊猫公司这才亮出了真正的獠牙。
原熊猫公司在项目落地后立即改口,不再要求100%出口,而是要求30%的产量在国内销售。
紧接着,熊猫公司进一步要求,希望中国能为熊猫汽车让出国内市场两年,这两年内,熊猫汽车主要在国内销售。
人们这才发现,从一开始,这只外国的熊猫就是为了抢夺国内汽车市场而来。
先是故意以100%外销的名义进入惠州,等到周边房地产、银行贷款、民间投资等项目跟进后,以此为要挟,逼国家让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同赌徒一般,赌国家敢不敢承受撤资后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不答应,意味着大片的烂尾楼、房价暴跌、周围配套设施全部作废。
但是答应的话,对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是毁灭性的伤害。
而他们低估了国家的决心,权衡利弊之后,国家直接拒绝了熊猫公司的要求。
一直到现在,外商都不能在华设立独自汽车产业面向中国销售,这就是对本土汽车制造业的绝对保护。
原熊猫汽车公司当即撤资,汽车项目就此搁浅。
我们却因为此事吃了个哑巴亏。
因为这起事件,以及1993年至1994年宏观调控,惠州遭遇了国内最早的房地产泡沫,惠州城市信用社的总损失超过60亿元,留下55万平方米的烂尾楼,52万平方米空置商品房。
大亚湾在整整十年间,犹如一个“鬼城”。
之所以呆在原地,是因为许大茂已经赶在别人之前,已经把熊猫的名字包括商标都一并注册了。
怎么这他妈又冒出来一家车企?
“外资车企这件事情你听谁说的?”许大茂故作不在意的开口问道。
高刚小声开口:“惠州那边我有一些朋友,他们跟我说一家名为老虎的汽车公司已经和惠州当地的有关部门开始接洽了。”
许大茂顿时就有了一种日了狗的感觉。
他前脚刚刚把“熊猫”变成中国的,后脚这又来了一只米国老虎。
合着惠州这一劫算是躲不过去了!
这他妈的!!!
见许大茂久久不语,高刚忍不住开口问道:“许爷,我觉得这事是个好机会,您说我是不是应该到惠州那边先投资一手。”
遇事不决找许爷,这句话简直成了万国商贸下面七个经销商默契形成的共识了。
如果这件事仅仅高刚他一个人知晓或许还不会主动来询问许大茂,可这事但凡有点关系的人都已经传疯了。
无数相信此事的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想要进入惠州了,这种一窝蜂的做法,反而让高刚嗅到一股不对的滋味儿。
他和许大茂的这次“巧遇”,实际上那是什么巧遇啊,完全是他求爷爷告奶奶的从邹志雄那里得到了许大茂今天路过特区的消息,这才特意等着他的。
目的当然就是让他眼中这个目光长远的许爷,给他出出主意。
抿了一口酒,许大茂说:“这事我看不好,有可能是机遇。但是我是不会去掺和进去的。京城那边我还要开学校呢,哪有闲工夫分析惠州这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