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恽听完荀的话,却是没有被荀完全说服。
但看着他现在口齿不伶俐的样子,也可以看出荀恽心中的念头其实还是被荀恽说服了一些的。
“可,可若是有父亲从中周旋,以父亲的名望身份,若是愿意帮助陛下的话,陛下何愁不能收拾残局?”
我?
听完荀恽的话,荀眼中的失望之色更甚了。
他在心中叹了一口气,说道:“长倩,你却是高看了为父了,为父无非是一人臣尔,且已经半身入土了,哪里有如此大的作用?”
荀的这句话刚说完,荀恽就有些不认同了。
“世人皆知父亲乃是百官之首,门人弟子遍布朝野,朝堂上程叔(程昱),叔父(荀攸),陈群,华歆,钟繇,蒋济.....这些人,可都是受父亲的提携举荐之恩的。”
对于自己儿子的这句话,荀倒是没有否定。
这是事实。
当年荀跟了曹操之后,不仅一心一意为曹操谋划,更是为曹操推举了很多的人才。
曹操之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乏力,到荀跟随了之后声势便一天比一天浩大,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是因为荀给曹操推举了无数人才。
陈群,程昱,钟繇,郭嘉.....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三国时期鼎鼎大名的谋士,更是在这个时代中展现出了他们的光与热,为曹操的宏图霸业添砖加瓦。
可以说,荀成就了曹操。
当然,在成就曹操的同时,荀也成就了自己。
也正因为如此,世人才会说荀是百官之首,是天下人望。
这并非是因为荀的官职是尚书令,更多的,是因为他之前所做过的事情,以及他的操守与品格。
只要荀表露出反曹的言论,想必有很多人会响应的。
这是荀恽的想法,也是崔琰的想法,更是天下人的想法。
但,这却不是荀自己的想法。
他举荐过很多人没错,但只是因为他们确实有才能才去举荐的。
他从来没有举荐过庸人。
在他看来,他只不过是做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罢了,即使他不举荐此人,是金子也是会发光的,最后那些人依然能够舒展自己的才华,并且得到王上的重用。
这是一个理所当然,很顺畅的过程。
荀并没有把这个当成是对他们的恩情。
这是其一。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荀觉得,即使自己对他们有恩,他们也不一定会声援自己的。
因为这些被自己举荐的人,大多是年轻人。
他们不像自己或者是崔琰一般。
在他们知事之时,汉朝已经岌岌可危,有山崩地裂的危险了。
他们没有受到汉朝的恩惠,自然不会在意汉室。
而曹操却是给了他们施展抱负的机会,给他们俸禄,给他们一段精彩的人生。
相比于汉室来说,这些人觉得曹操更适合当皇帝。
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就能翻动整个朝野?
荀不信。
在他看来,若是有一两个能够响应,而那已经是超常发挥了。
当然,既然这件事自己不信,但是别人却有的相信。
就譬如自己的儿子与崔琰。
想到这里,荀不耐烦的将自己的儿子打发出去,顺便叫人把他囚禁起来。
而他自己,却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既然这件事崔琰信,自己的儿子也信。
那么....
王上可会相信?
荀的眼神开始闪烁不定起来了。
.........................
荀府外的平静相比于整个邺城来说,是十分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