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谢渊将手搭在她肩上,轻轻拍了拍,抚慰道:“长珩的话也没有错,虽是做事鲁莽了些,但结果是好的,且还得了那么多人上门,用大礼致谢,怎么看,亦是光荣之事一件了。”
再提伶人致谢一事,谢夫人眉眼一惊,转头看谢渊,便见谢渊柔和地笑着,朝她点了点头。
意思便是叫她见好就收,莫要再说了。
说真的,谢夫人也并非非得计较那般多,尤其是三番四次在扶萱之事上与谢湛对峙,最终算是失败后,她也想过就此作罢得了,可她是一位母亲,一想到自己的儿子,不顾后果亲自闯入火海救人,那股子因怕失去他而来的愤慨,无论是如何想压,也还是压不住。
显然,母爱是一种天性,护犊子更是。
谢夫人的这股忿怒,情理之中的,第一反应非是指向自己的儿子,而是指向外头的“罪魁祸首”。
谢湛走后,谢夫人慢慢落座,抬手扶着额头,闭目缓了缓心神。
她想起年幼的谢长珩,小小年纪的小郎君,在旁的几位兄长还在为争抢玩具大打出手时,他已是可以沉着冷静地站在几方之间,或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是制定出一套获取玩具的规则,不着痕迹地化解兄弟间的争执,还能想出别的玩法,吸引到旁人兴趣。
且在学问上一向便是一骑绝尘,才思敏捷,得师长颇多赞许。
当真是知礼明仪、规矩行止的典范。
那双清致明雅、如星似月的眸子里,噙的是卓越才情,噙的是对长辈的敬重,对父母的信任。
却不知从何时起,那双眸子渐渐有了别的情绪,又渐渐藏起了所有情绪。
究竟是从何时起的呢?
是入仕么?
谢夫人暗暗摇头,并非如此,是润物无声般地变了。
一个读不懂的儿子,选择的,非是知书达理的娴雅女郎,一门亲事退了又废,废了又结,几番折腾,最终还是选了那个身份低微、行为不羁的草包女郎。
谢夫人看向谢湛离去的方向,眼中露出的,是对这往后的谢家后宅深重的迷茫。
**
自染上风寒起,一连几日,谢湛白日去大理寺,下值后便径直回了听风苑。
这日乃是腊月二十八,谢湛回府后,来不及用夕食,换下官袍便钻进了书房。
书房隔壁的次间,是几位候着他的庄子管事。
按往前规矩,这乃是年前最后一次管事们与家主见面,而这见面的目的有两个,简易汇报所管产业本年收成,外加从家主处领赏。
但这事麻烦在,谢家产业实在众多,管事人数堪称可观,从进入腊月起,各地前来见家主的便排起了长队,谢湛的每一次休沐几乎都耗费在此事上了,这时,他算是真正体会到了当家主的无奈。
这日,待最后一位管事离去后,已接近宵禁时分,谢湛揉了揉额角,面露疲态。
“石清。”谢湛朝外唤了声,“备些吃食。”
石清在门口道:“公子,膳食早备好了,奴这就叫人给您送进来。”
“行罢。”
谢湛话落,一位婢女手中提着食盒,垂首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