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成锦沉吟片刻,明朝的自然灾害,比唐朝和宋朝多,这是明朝难有盛世的原因之一。
且小冰河期要到万历时,才达到顶峰。
也就是,只会越来越严重,天灾如此,非人力能改变。
朱厚照看见黄花梨板上,太上皇增贴了一张功绩,看了一眼严成锦,不服气地道:“此事,当由儿臣来决策。”
百官顿住了。
仅仅是开仓赈济百姓,就会获得名声,这功绩拿得,也简单了。
太上皇弘治深深地皱起眉头,整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方才,分明看见严成锦朝那逆子使了个眼色。
“严卿家,可是有什么话要说啊?”
严成锦沉吟片刻,又看了周围一圈,见百官都在看着自己,“臣也无力对抗天灾,还要再想一想。”
太上皇弘治说的有道理,赈济粮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明朝天灾频繁,如果,想不出一种办法来对抗天灾,与历史上并无多大区别。
回到东暖阁,
朱厚照命人烧了地龙,浑身上下暖洋洋的,翘着坐在椅上。
谷大用送来西瓜,是暖棚里种的,只是不比夏天的甜。
“老高,朕方才在殿上也好奇,你真有办法对付天灾不成?”朱厚照大口咬了一口西瓜,整个人却像绷紧了一般。
严成锦将西瓜拿起来,想过在天下推行暖棚,但不现实。
水稻本身的饱满度低,若光线在弱些,只怕会种出个寂寞来。
以如今的工艺,还无法生产透明的塑料,推广玻璃大棚,成本太高。
“臣要下值了,一用脑子就疼得慌,要回府补脑子。”
朱厚照很耿直地点点头,咧嘴笑道:“你去吧,朕也要去教坊司了,相信你睡一觉,便会有计策了。”
谷大用白了两人一眼,已习惯成自然。
回到府上,在书房中,严成锦画出无数黑点,这些黑点表示百姓的米粮,再又画出一个拳头大的黑点,陷入沉思中。
到了翌日早朝。
太上皇弘治深深地看了朱厚照一眼,目光意味深长,开口道:“昨日你说,此事由你决策?”
诸公安静下来,看着朱厚照,除了告祭天地,祈求风调雨顺,实在想不出什么太好的计策。
朱厚照涨红了脸,看了眼旁边的严成锦,昨日老高这家伙给他使了眼色,他才信誓旦旦。
若想不出法子,就只能告祭祖陵墓了。
见严成锦不吭声,朱厚照只好道:“命驸马都尉蔡晋,告祭长陵和献陵。”
一旦出现天灾人祸,朝廷都是这么干的,这个不用教他也会。
诸公喟叹一声。
太上皇弘治面上不禁出现失望之色。
虽然历朝历代在出现天灾时,都以告祭天地作为解决之策,却并未在根本上,解决天灾的问题。
但这不能算一功,他摇摇头,看向下方的刘健:“内阁拟旨,开国库和内帑赈济。”
明朝,天灾如影随形,若不能想出策略,恐怕只会这样徒徒损耗国力。
严成锦沉吟片刻,道:“臣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殿中众人一愣。
旋即,诸公眉宇间显得极为凝重,天灾非人力所能抗衡,他们疑惑地看向严成锦。
太上皇弘治深深吸了一口气,面露期待之色,道:“严卿家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