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需要递交另一份保结文书,叫“结状”。
需要邻里、族人作保,证明家里是良民,不是贱籍,有参考资格,家里人口都有谁,没有犯法的人等等。
像她三儿不参与童子试,直接去考秀才的,凑齐这两份保书无需递到县里,直接递到主考“秀才试”的奉天府衙,考试地点就设在府衙大堂。
为何一定要先递具保书呢,
老太太听那小伙子讲,因为要拿这两样担保文书去换取“票据券”,没有票据券,到时进了考场不给发卷。
人家是按照那“票据卷”出多少份的卷子。
所以说,你要是在考场由于紧张污了卷,给墨打翻了,不好意思,没有新卷给你了。
你要是具保书递晚了,想着进考场现递换取卷子,不好意思,没准备你那份,回家吧。
这是马老太第一次认认真真打听科举里的事。
以前三儿考童生试时,她也想好好陪着,仔细给准备,可是那时有心无力,多一个人去县城陪考就多一份盘缠。
用小孙女的话讲,她三儿是未来的花骨朵,当娘的咋不想好好护着呢。
如今,终于又有了机会,终于盼来这一天。
她这回定要陪着她家“花骨朵”,给准备考篮,在外面等,考几天等几天。
从早上赶考前的那顿饭,她就要让儿吃上最热乎的,而不是当年考童生,肚里冰冰凉,进去考好几天,就带俩馍,出来累的不行还要去挤大通铺。
站在离马老太不远地方,有一名妇女也在心里掂掇给儿准备啥。
其实这名妇女都蹭听好一会儿了,她不识字,马老太问那些小伙子,她就跟着站后面听。
她就是“杨康”的母亲。
刚才看见贴出告示真恢复科举,连日子都定了,她还在这里激动到偷偷抹过眼泪。
日子苦,苦的她终于有了盼头。
“儿呀?”这名妇女,拎着一大包从裁缝铺领回的缝补衣裳激动的跑回家。
帮人家破的地方补朵小花小草能挣银钱。
“你快别抄书了,恢复科举,这是真的。”
说着话,妇女又落了泪:“你先别惦记去京赶考的盘缠,娘给你挣,前面秀才和举人要是考不中,还寻思什么进京?你别死心眼,实在不够,娘就将这小院卖了,咱家日子就不紧了,赁房子住。”
“可不成,娘,还有哥嫂侄子们。”
“杨康”急忙站起身,有为真的确定科考日期的激动,更有被吓的,不敢让娘卖房。这房是父亲搭上命置办上的。
当安抚完母亲,看到母亲高兴的去蒸干粮,“杨康”回眸看着桌上的书。
如若这次他下场能成,不止要感谢娘、哥、嫂子,还要感谢两个书肆。
一个是那个小书肆掌柜,这些年让他抄书挣钱,一本八股集子每页一文钱,一本就是半两银。
他在重复抄书的过程中,将“四书五经”背的滚瓜乱熟。
另一个是“天一”书肆的幕后东家。
外面传,那里的东家有大背景。
虽然没对外开放三楼,不知晓三楼里摆放的是什么藏书,但是这些年一楼二楼却一年四季始终对外,准许像他这样买不起书的人,坐在那里,免费看书。
别的书肆为盈利,是只准翻阅一会儿就要买的,要是都看完了谁还买?
可天一书肆并无。
感恩,让他看到除四书五经外,许许多多他买不起的书卷。
“三儿呀,科举日子下来啦!”
“咳咳咳,”宋福生当即被茶水呛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