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九百二十四章 公主“杀手”

第九百二十四章 公主“杀手”(1 / 2)

 推荐阅读: 都市之山海至尊 超维机战 大圣传人在漫威 快穿攻略:拯救炮灰的n种方式 侠骨枪魂江湖路 吾妻上将军 吾是老爷爷 枕上甜妻:七爷,悠着点 DNF英雄成长传 神豪养成指南
最新网址:hbcjlp.com

但林逸青清楚的知道,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在这次访欧之前,他和岛津洋子已经计划好了所有的步骤。

他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出现在布达佩斯的。

在结束了这次颇有意义的会面,林逸青离开了格德勒宫,回到自己的居所后,安德拉希伯爵送来了他的礼物,其中竟然有伯爵披着的那件虎皮披风。

林逸青明白安德拉希为什么会将这件珍贵的对他有特殊意义的虎皮披风赠送给自己——他是要用这种方式向自己表达感谢之情:拯救茜茜,就是拯救了他自己。

随着礼物来的,还有一封皇后的亲笔信,她在信中告诉林逸青,她已经决定,在今天出发,离开布达佩斯,回到维也纳,等待“东方阿喀琉斯”的到来。

想到这一次来奥匈帝国也是收获满满,林逸青不由得微笑起来。

林逸青随即将最近的行程所见写了下来,一共有两封信,一封是写给总理衙门的报告,另一封则是写给岛津洋子的。这两封信的内容虽然大体上差不多,但一些机密的事,只有岛津洋子能够知道。

林逸青也知道,自己现在的一举一动,是有不少人关注的。

9085年(大乾光旭十一年,日本明治十八年)12月9日,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偕伊丽莎白皇后和鲁道夫皇储在维也纳霍夫堡宫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欢迎大乾帝国皇帝特使林逸青的到访。

维也纳,霍夫堡宫。

一个年轻的姑娘自敞开的门扉处走入屋子,一身浅蓝色的长裙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挺秀的身材,棕色的长发在脑后盘成发髻。这便是玛丽?瓦莱丽公主了——她今年虽然只有17岁,已经完全展现出女人端庄美丽的风情,尽管她打扮得很是端庄得体,但在这端庄之下,是一颗如火般热情的心。

尽管十分不情愿,可瓦莱丽的钢琴课今天还是要开始的。

可她只想去参加欢迎乾国皇帝特使的宴会。

坐落在维也纳内城的冬宫霍夫堡宫不像夏宫美泉宫那样华丽,但屋子里的钢琴却出自名家之手,是一座非常华美的钢琴。而她的老师伯恩哈特博士也是著名的钢琴师。

伯恩哈特博士三十多岁,鼻梁上架着一副椭圆镜片的眼镜,深棕色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尽管弗兰茨?约瑟夫皇帝事先已经说过在霍夫堡宫不必太过拘谨,可他还是打扮得一丝不苟:黑西装里面的白衬衫最上面的扣子也被扣好,领口系着黑色的领结,俨然一副音乐会的正式打扮。

“公主殿下,我们开始吧。”

伯恩哈特说着,将琴谱翻到《快速练习曲》第十条——那是瓦莱丽在半年以前中断的进度。阿尔贝蒂低音和弦,哆嗦咪嗦的往复循环。

瓦莱丽有片刻的恍惚。

她坐在宽大的琴凳中央,这样的场景太过熟悉,熟悉到那些她以为早已遗忘的记忆蓦然间纷至沓来。

当指尖触到黑白相间的琴键,手指仿佛有了自己的意志,旋律也一点一点从生涩变得流畅。

“想不到殿下在没有课的时候也记得练习,这一条竟比半年前弹得还要好。”伯恩哈特微微颔首。

“那接下来我们练什么?”

“如果殿下您能再弹一遍,速度再稳定一点就更好了。”

“嗯。”

“如果殿下您能再弹一遍,跳音再轻巧一点就更好了。”

“如果殿下您能再弹一遍,指尖和指腹触键转换得再清晰一点就更好了。”

“如果殿下您能再弹一遍,哆嗦咪嗦循环的感觉再强烈一点就更好了。”

……

……

“我讨厌车尔尼!”

瓦莱丽喊着,毫无预兆地将十个手指伸开,狠狠按在键盘上——突兀而杂乱的噪音响起,接连不断。

喊过之后,她愣住了。

同样是这本《车尔尼快速练习曲》,同样是阿尔贝蒂低音,白色的窗棂,黑色的钢琴,明晃晃的阳光……她再一次,分不清现实与梦境。

“……公主殿下?”

“啊?”瓦莱丽回过神,习惯性地用手背抹一把脸,才发现脸上其实并没有泪水。几个深呼吸之后,她终于想起母亲的叮嘱,仰起头看向自己的老师:“我能不能不练《车尔尼》?”

“这是基本功,公主殿下。”

“可练习基本功不是为了弹曲子么?”瓦莱丽不服气地反驳,“不练车尔尼,我也能弹曲子。”

当双手重新放在键盘上,哆嗦咪嗦的和弦再次响起,流泻的旋律却已经改变。清朗活泼的快板,质朴却又绮丽,带着天真而明媚的温暖。

第16号钢琴奏鸣曲,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

“如果您不介意的话,公主殿下——”

伯恩哈特伸出手虚盖在瓦莱丽的跳跃的手指上,“我希望您能暂时停下。”

“……为什么?”瓦莱丽咬住嘴唇。

事实上,小公主偏爱莫扎特并不是什么秘密,这首标号为k545的奏鸣曲就是她的最爱之—。她一直以为自己对于莫扎特有着某种特殊的崇敬和默契——而现在这种情感被轻易否定,令她觉得自己受到了轻慢和侮辱。

“殿下您觉得自己弹得很好吗?”伯恩哈特并没有回答,而是这样反问道。

“……”

瓦莱丽依旧咬着嘴唇。在某一段记忆里,她曾经着迷一般地练过莫扎特——虽然她从未觉得自己能够理解天才的境界,但每当那样甜美真挚的旋律在指尖脉脉流淌,都会给她带来莫大的慰藉。

那样的旋律总会跟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比如春日里明媚的阳光,比如夏季清透的雨丝,比如枝头随风摇摆的花苞,比如笑容纯净的孩子……

无论多么浮躁的心灵,总会在这样的旋律中沉静下来;无论多么绝望的旅程,总会在这样的旋律中看到光亮。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她只能弹好一首曲子,那么那首曲子的作者,一定是莫扎特。

“莫扎特把这首曲子归在‘为初学者而作’的一类中,就一定是简单的吗?殿下您或许忘了,它的副标题虽然是‘简洁的奏鸣曲’,却是莫扎特晚期的作品。”

“可是——”

“没错,您弹得很熟练,可以说是流畅。如果殿下能够原谅我的直白,很抱歉——您刚才的演奏当中,赌气的成分有多少,炫耀的成分又有多少呢?”

“我……”

“莫扎特是温暖的,但您有没有想过,是阳光的温暖,月光的温暖,还是星光的温暖?所谓质朴,是不加修饰的质朴,还是大巧不工的质朴?那些欢乐,究竟是天真的欢乐,还是历经磨难仍然不失的赤子之心?”

“……”

“而且殿下您或许没有注意到,左手哆嗦咪嗦的阿尔贝蒂低音,仍然不够轻巧。”

熟悉的旋律重新响起,同样是莫扎特第16号钢琴奏鸣曲——微小的细节中,完全出乎意料的处理,连接,停顿,跳跃——钢琴在说话,心弦被拨动,瓦莱丽第一次,对这位老师生出了心悦诚服之感。

“好吧,伯恩哈特博士,您说得对。”她叹了口气,连称呼都不自觉地变成了“您”,“那么,我要把《车尔尼》练到什么程度才行?”

“不会太难的,公主殿下。如果您能像喜欢莫扎特的一半一样喜欢车尔尼——不,或许三分之一就够了。”伯恩哈特笑了,这个笑容使他本来略显严肃的面容带上了一丝亲近的平和,他将双手放在钢琴上,把《快速练习曲》第十条弹了一遍,“像这样就行了。”

“可是车尔尼的练习曲又枯燥又没意思的,我能不能换本教材?”瓦莱丽仍然不死心,看到伯恩哈特的笑容,她胆子大了点,眨眨眼睛建议道,“同样是手指练习,我觉得巴赫的《平均律》就不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