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觉得,这位有才能的外国人给他的直流电系统带来了威胁。他错误地以为,要生产和出售他的白炽灯泡,就不能没有直流电。这是事关既得利益的老问题了。开始的时候,爱迪生自己就遇到过煤气垄断巨头的疯狂抵制。但是他天生一套从事宣传的好本领;他不停地出版简报,幸灾乐祸地大肆渲染煤气管道爆炸的危险,从而一举击败了煤气公司。他还将销售人员派往全国各地,搜寻那怕一丁点“工业压迫”的迹象,譬如,据说工人的健康受到煤气热“损伤”,工人的视力受到煤气灯损害,然后添油加醋地加以宣扬。可是事至如今,面对比他自己的发明更新的技术,他却破口大骂起来了。
特斯拉利用他能挤出的零星业余时问,埋头阅读历史和文学书籍,了解美国的习惯,结识新友,增加阅历。他的英语已经说得很流利,甚至还开始领会美国的幽默感了,至少他自以为已经领会这种幽默感了。后来的情况证明,爱迪生在这方面还有足以教训他的一些本钱。
为了完成爱迪生发电机的改造工作,整整花费了特斯拉大半年时间。最后任务完成了,他跑到上司那里报告大功告成,而且一本正经地打听,他什么时候可以领取原先答应给他的五万美元。
爱迪生将穿着黑皮鞋的双脚从桌底下缩回来,向前俯着身子,嘴巴张得大大的嚷道:“特斯拉,您太不懂我们美国人的玩笑和幽默了!”
特斯拉再一次受到了爱迪生公司的有意欺骗。他十分愤慨,提出要辞职。爱迪生做了妥协,答应在他每周18美元的高薪之外再添10美元,但特斯拉还是拿起他的圆顶礼帽,阔步跨出了房门。
在爱迪生眼里,特斯拉是一位“科学诗人”,他的思想“辉煌瑰丽但丝毫不切实际。”他曾经告诫这位年青工程师说,他是会犯错误的。有一段时间果然如此。美国仍然深深笼罩着金融危机,很难找到工作。
特斯拉在工程技术界的声誉开始与日惧增,并且已有一批投资人与他接触,为他提供机会,要在他的名下建立一家公司。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他那伟大的交流电发现,终于可以公诸于世了。在他看来,人类将为此而摆脱身上的重负了。不幸的是,他的后台老板心里想的却比较平凡而实际。街道和工厂需要经过改良的弧光灯,这里有一个广阔市场。这是当务之急。
特斯拉电灯公司成立了,总部设在新泽西州拉赫威。他在格朗德大街建立了第一座实验室,于此研究成功了特斯拉弧光灯,它与当时正在使用的弧光灯相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实惠。此种系统已登记为专利,第一批安装在拉赫威的街道上。
特斯拉得到的代价就是获得公司的股份。可是到后来,美国的商业方式使特斯拉感到痛心疾首,他发现自己被排挤出公司之外了。他最后只落到拿到一张印制精美的股票券;由于公司是新成立的,而且经济危机反复发生,这张股票券已经没有多少兑现价值了。
特斯拉又一次败北。
自从特斯拉发现旋转磁场并在斯特拉斯堡制成第一台交流电机以来,时间过去了整整四年。他已经开始怀疑,美国绿油油的牧场和金灿灿的前程,是不是依然可望而不可及。他因为最近的失意而感到羞辱,心中郁郁不乐。
但就在这时,特斯拉收到了一封来自东方的信。
这封信是林逸青专门写给他的。
对于林逸青的名字,特斯拉并不陌生,虽然他一向不关心政治,但对林逸青的事迹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让特斯拉感到惊讶的,是林逸青不但用流畅的法语写了这封信,真诚的向他表达了景仰之情,还在信中显示了他深厚的科学知识对交流电系统的支持。
特斯拉万万没有想到,在古老的东方,会有这样一个能够深刻理解自己思想的人。
而附在这封信中的,还有一张5万美元的现金支票。
林逸青在信中不无幽默之意的说,他听说了关于爱迪生和特斯拉“开玩笑”的事,认为特斯拉完全应该获得这5万美元,爱迪生的美国式幽默在他看来是“对一位伟大的发明家的羞辱”,让崇尚信义的东方人难以理解,他了解特斯拉所受的伤害,因而愿意向特斯拉支付5万美元,作为对特斯拉“对这个世界的巨大贡献”的一点“个人的小小补偿”。
林逸青在信的末尾还说,他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将坚决的支持特斯拉的一切发明,并愿意为他提供“所需的一切便利”。
特斯拉被深深的感动了。
此时的特斯拉可以说已经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经济不景气发展成为萧条,和爱迪生决裂之后,特斯拉找不到工程技术工作可做。从9085年春天直到现在,他经历了他一生当中最为消沉的时期。他沦为一名苦力,在纽约街头巷尾扛大活,几乎无法糊口度日,而林逸青送来的这5万美元,立刻便将他从窘境当中拯救了出来。
特斯拉重新为自己置办了住所和行头,出现在华多夫-阿斯多丽亚大饭店的“棕榈”餐厅原来他经常就座的餐桌,表明他决心东山再起。
他按照林逸青在信中的建议,成立了完全属于他个人的实验室,独立自主的开始了研究和发明。他的弧光灯发明很快获得了七项专利,其中两项特别有价值(专利号,热磁电机:专利号,热磁电力发电机,专利号,发电机用整流器)。按照这两项发明,可利用铁在温度超过摄氏760度时的磁性损耗,将热直接转变为机械能或电能。和特斯拉以前的一些发明一样,这两项发明并没有立刻得到应用,但此时特斯拉已经不在乎了。
“特斯拉先生,有您的信。”邮差将一封信送到了特斯拉的手中。
看到这封信上的署名,特斯拉知道,自己的预感又一次发挥了作用。
信是林逸青来的。
从9085年开始,他就和林逸青保持着通信。虽然因为地域的关系,他们往来的信件不多,但谈论的,却都是和科学发明有关的话题。
而林逸青越是这样,越让特斯拉心里感到不安。虽然他知道,林逸青和爱迪生乃至爱迪生的资助人摩根是完全不同的。
爱迪生完全掌握在摩根的手心里,他自己也有棘手的财务问题。这位发明家想全速前进,银行家摩根却坚持缓步政策。摩根家族将资本源源倾注于大规模的铁路事业,而爱迪生想获得少许的扩建贷款也遭到摩根的拒绝。他也象爱迪生一样,以有精辟的格言而著称。有一个格言是特斯拉经常记得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有两个理由:一个是好听的理由,另一个是真正的理由。”
林逸青从来没有向他提出过任何要求。林逸青只是为他的每一项成功的发明感到高兴,并鼓励他搞出更多的发明,申请更多的专利。
特斯拉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打开了信,看了起来。
信是林逸青的亲笔,仍然是用法文写的,林逸青在信中告诉特斯拉,他不日将来美国访问,期待着和他的会面,并想参观他的实验室,“亲身体会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的伟大发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