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苏南便提出一个不情之请,希望行人司小官能留下书信与名帖,以免当地官员为难船员。大明立国之初就饱受倭寇海盗的袭扰,如今虽有朝贡贸易,但海禁的名头却从未取消,苏南也不想由此引起麻烦。
行人司小官不假思索,爽快答应此事。
当外务部干员拿到书信与名帖时,恨不得激动地跳起,有了这两样信物就可以开始大做文章。
外务部干员主动与百来名船员留下,待商船离开后,他立马吩咐船员中的元老向金兰港发送电报。
~~
香山县县衙。
萧知县捧着一本诗词,正摇头晃脑的品读。
幕僚火急火燎地走入书房,向知县禀报道:“县尊,海边出乱子了。”
萧知县腾地起身,惊慌道:“什么乱子,是盗寇劫掠,还是刁民造反?”
正统以来,香山沿海频繁遭遇“土寇”、“倭寇”、“海寇”、“山寇”的困扰。正统十四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黄萧养叛乱。香山县的大榄都、龙眼都、黄梁都、黄旗都等地方被卷入到这次叛乱当中,叛乱之民围攻过香山县城。天顺二年三月,更是有海贼四百余徒犯香山千户所。
正应这些事稀松寻常,萧知县才会条件反射般的问出这个问题。
幕僚急忙答道:“有渔民上报,南部岛屿有一艘来路不明的船只在海岸搁浅,属下怀疑这是一艘海盗船。”
萧知县踱了两步,说道:“若如此,你先带县中衙役去察看情况,我立即修书请千户所出兵协助。”
幕僚应道:“属下领命。”
点齐一班衙役,雇了两艘渔船,幕僚带着人手,风风火火地赶向濠江黑沙湾。
到达黑沙湾时,他看到一群奇装异服的人在海岸砍伐树木,制造晾架,晾晒书籍与药材等货物。
终于等到官府的人到来,不枉费自己让人将动静闹大。
外务部干员走近,向对方唱了个喏,说道:“诸位莫要误会,我等为宋洲使团使者,从京城朝贡归来,不想返程途中在此海域触礁,船只受损,货物浸泡,不得不在此暂留。”
知县幕僚狐疑道:“既然你说自己为番邦使者,可有凭证?”
“有有有!”外务部干员忙命人取来信印,还有行人司小官的书信与名帖。
知县幕僚看完,将信将疑。
外务部干员见此,攀谈问道:“不知大人贵姓?”
幕僚拱手道:“在下不过是香山知县的一介幕僚,可不敢自称大人。”
“大人莫要妄自菲薄!”外务部干员更近一步,低声说道,“可否借一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