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更一章,脖子僵了,十分难受。】
大雨过后,道路泥泞难行。
一支万人的军队缓慢行走于驿道,竟无一丝嘈杂声。在队伍的中部,精锐的甲士将身骑白马的安南王黎思诚护卫其中。
道路两旁开垦着零碎的农田,越人模样的农夫在田间忙着排水,清除杂草。远处村舍升起袅袅炊烟,俨然一派祥和的田园风光。
黎思诚望着此景,来了雅致,随即吟道:“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家一村烟。”
此诗乃前朝诗人杨空路所作,颇有唐人柳河东的韵味。黎思诚还是藩王时,就喜爱诗词,他擅长韩律诗,自身儒学功底很高,从他的代表作《三更月》就能看出。
安南对占城的征伐,采取步步蚕食的策略,占领一地,就命越人百姓迁居到此,开垦屯田,为后续军队攻伐供给粮草。
此策略在黎思诚看来虽为上策,但需百年方可功成。如今自己四十有二,还能剩多少个春秋。他自诩文治武功非以往君主能比,朝中文武百官吹捧他为汉人王朝中的明君唐太宗,这让其很是受用。
不争百年,只争朝夕。是黎思诚这位好大喜功君主的此刻想法,他要一举定乾坤,为子孙开创一个盛世,所以他才急着倾全国之兵,兴师南下。
原历史上,这位黎圣宗碰瓷唐太宗不成,倒和唐玄宗挺像,都是晚年倦政,耽于女色。
身旁的近臣听到黎思诚吟诵诗词,急忙附和:“陛下真是好雅兴!”
黎思诚不置可否,捋须向一将士问道:“现在大军到了何处?”
将士答道:“回陛下,现在正处升华府地界,天黑前能入河东。”
黎思诚说道:“想必前锋已过广南,速速传令镇南将军,让其筹备粮草,以待大军抵达。”
这道命令刚下达,便见前方有快马赶来。
“报,有紧急军情!”马背上的士兵边喊边勒紧马绳,以免冲撞王驾。
一将士火急火燎的问道:“是何军情,快快说来!”
士兵下马行礼道:“禀将军,一伙贼人奇袭广南,炮火异常犀利,城内只有三千衙丁,恐抵挡不住,总兵派小卒前来求援。”
将士追问:“你可知那伙贼人有多少兵力?”
士兵夸大道:“那伙贼人乘船而来,船只有数十艘,每船皆配有大炮,百炮齐发,沿河村落百姓死伤无数,小卒冒死打探,并未见贼人下船,不知其有多少兵力。”
近臣听完士兵的答话,向黎思诚进言:“陛下,那伙贼人定是宋洲人,此乃缓兵之计,不可不防。”
黎思诚道:“本王也知这是缓兵之计,但广南城不得不救,若是让宋洲人破城,于军心不利。”
近臣又道:“以臣之见,不如命前锋军分一支人马回援。贼人若不退,陛下率中军抵达,定使其有来无回。”
黎思诚道:“可,速传令王将军,分兵回援广南。”
两百里外。
前锋主将王克收到王令时,心中有些纠结。
他找来帐下一帮心腹,向众人询问:“陛下让我分兵回援,你们看此事该如何处置?”
“敌之锐在于动,沿海州县,敌皆可乘船袭扰。今日袭广南,明日袭顺化,我军如何应对。属下认为大军当迅速南下,围攻敌穴,围魏救赵,此乃上策。”一心腹将领道。
另一将领也道:“末将也赞同围魏救赵之策,广南之危,遣小将领两千精兵回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