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廿七一阵无言,并未开口回答着眼前的苟步仁。
一旁的徐景明见这气氛有点尴尬,当即便霍然开口做起了和事佬一般说道:“得了得了,大家本来就身不由己,连创造我们的作者也难逃这身不由己的无奈。大家就少说几句吧。”
阎奕灵轻点了几下螓首,似在赞同着反派徐景明嘴里所言的一般。
轻启那樱桃小嘴,如此的说道:“这世界外的文明及善知识在崩塌,越来越多的人性暴露无疑,他读下了《道德经》、《论语》、《金刚经》……看懂了这不值一提的娑婆世界其冰山一脚。估计还有点不习惯吧。”
“不习惯什么?有啥好不习惯的?我还不习惯早就被他写好在过几章就被打死的安排呢!”苟步仁怒目,愤然的说道。
徐景明答:“你不懂,他还不习惯接受自己做为人类的一切。”
“行了行了,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在谈下去,可就越界了啊喂!”阎奕灵说,“虽说他看清楚了一点,但也仍然受这世界外的律法所限制。”
墨廿七霍然扭过头来,似是在恍惚间想到了什么十分重要的事情一般,张嘴说道:“若是这样,那从开始到现在,写得人又是谁?”
有人答:“生活。”
但墨廿七和阎奕灵以及徐景明和苟步仁等却不知是谁在开口说这句话。
……
【元时空,地球九界】
〖人界处,旅者行馆〗
戈蔓菁危襟正坐着等待那一旁还没烧开的热水,她也不知道多久没有如此安逸的喝着茶看那花飞花落的风景。
水开,人来。
人走,茶凉。
戈蔓菁忽然之间想起了茶道的讲究。
所谓的茶道,即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
茶道源于华夏,之后又传入西洋。
铁观音的青香,大红袍的醇正,小青柑的橘味……
但不论如何,每一种茶都有各自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好比做人,所以千万不要失去了对生的希望。
将沸水倒入壶中,又迅速倒出。
这是洗茶。洗洗更健康嘛!洗去身上的晦气、霉运以及傲气棱角。
戈蔓菁洗好茶以及摆放在面前茶几上的精致茶杯。
紧接着便是冲泡。
即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可是客在何方?
无客无友,这是戈蔓菁在敬那扑街的作者。
这是戈蔓菁想来和那身心早已憔悴不堪的作者,好好浅谈下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的茶艺。
所说到茶艺,那可谓是有着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的仪式。
唐代煮茶,多用姜盐添味,世称姜盐茶,诗人薛能《茶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黄。”宋初流行点茶法,把茶叶碾成细末,冲出来的茶汤要色白如乳,《观林诗话》载,北宋苏轼喜欢凤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两瓶携回烹茶。苏轼有《和蒋夔寄茶》一诗:“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苏轼本人很注重茶的养生效果,吃完饭后用浓茶漱口,可解除烦腻。
后明代起开始流行泡茶。
有华夏人落脚的地方,就带去饮茶的习惯;华夏人最先发现茶叶,是饮茶的古老民族。当你来到海侠的另一边,可能在一条老街中的寺庙内,看见叁叁两两的老者,悠闲地围坐在一个拳头大小而古可喜的茶壶旁,人手一杯,边谈边饮,那就是华夏传统的老人茶。你也可能在大都会繁忙的街道上,看见挂有茶字的茶艺馆,迎面一阵天然的茶香扑鼻而来,如果你有兴致驻足品一番,还会有专人为你示范如何泡一壶简单易学的工夫茶。2015年,“工夫茶艺”标准化的技术规程出台,共有21道程序。
华夏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饮茶习惯在华夏人身上根深蒂固,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唐朝中叶,一位早年出家后来又还俗的和尚--陆羽,总结前人与当时的经验,完成了全世界第一本有关茶叶的着作--「茶经」后,饮茶风气很快吹遍华夏大江南北,上自帝王公卿,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嗜茶。而在十七世纪初,兰东荷印公司更首次将华夏的茶输入罗殴巴洲,到了正法时代末期,在马里贝林贵族群体社交当中,「饮茶」已成为一种时尚风范。在华夏「茶」因为人文、地理的不同,而有多种发音方式。
刚经过阳光曝晒的茶叶是摘取茶树嫩叶制造而成的,因为制造的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种类和名称。制法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发酵」,发酵的结果,茶叶会从原来的碧绿色逐渐变红,发酵愈多,颜色愈红;而香气也会因发酵的多寡,从叶香变为花香、熟果香或麦芽糖香。不发酵茶称为绿茶,泡出来的茶汤是碧绿或绿中带黄色,具有新鲜蔬菜的香气,例如龙井、碧螺春等;全发酵茶称为红茶,泡出来的茶汤是朱红色的,具有麦芽糖的香气;而半发酵的茶,也就是乌龙茶。乌龙茶是中国的特点。
色茶,其最具代表性的产地是海侠对面。乌龙茶又可分为轻发酵、中发酵及重发酵叁类,轻发酵如包种茶(清茶),以高香、清雅,汤色金黄为其特色;中发酵如铁观音、水仙、冻顶等,汤色为褐色,饮来老成持重,较偏重「喉韵」;而重发酵如白毫乌龙,汤色呈橘红色,具熟果香。
要想泡好一壶工夫茶,须注意水质、水温、茶量与茶具等要素;「水质」必须选用清新的软水(含矿物质较少者),切忌用硬水;「水温」随不同茶叶的冲泡而有所不同,对大部分的茶种而言,以接近100℃冲泡为宜;但绿茶类及轻发酵茶类则不宜过高,通常不宜超过90℃;「茶量」的摆置亦因不同的茶种而异,从茶壶容量的四分之一到四分之叁均有可能。泡后约一分钟倒出饮用,但因茶而异,再次冲泡时间则须相对延长;至于「茶具」,以紫砂陶壶最佳,茶壶大小配以适宜的茶杯,杯内以白色较佳,以便于判辨汤色。
戈蔓菁举起茶杯,不停的喃喃自语着:“这便是茶,听听就好。”
……
【元时空,地球九界】
〖人界处,海滨市公墓〗
墨廿七和阎奕灵以及苟步仁还有那徐景明四人终于回过神来。
“好了,正反两派座谈茶花会到此为止。是时候干正事和走主线了。”墨廿七的大手紧紧握着那斩鬼刀「无墨」,锋芒的刀尖直指那面前的苟步仁。
苟步仁微微一笑,答:“来吧,尽管出手。咱们也是在给人(作者)打工的,听其安排就可以了。是生是死都不重要了。”
“要打便打,废话那么多作甚!”
却见那另一边的阎奕灵和这身为僵尸的徐景明二人早就已然不知不觉般悄无声息似得纷纷交战扭打缠斗在一起。
“喂,你们两个别乱带节奏啊!”墨廿七怼了一句,“到底你们是主角,还是我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