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经过化学防腐剂处理的食物,使食物不受微生物感染,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腐败。
一般来说,这样产品很难把防腐剂清洗干净,除非用另外一种化学材料进行中和反应。
那这样东西谁还敢吃?
不要随便相信那些所谓带有“绝不含任何防腐剂”标签的食品,因为某些香料或者调味料也可以防腐。
姜余在研究的这两天,还是自掏腰让京都理工的生物研究室分析了一下部分的“古董牛肉”。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后,生物系给出的资料证实了他的猜测。
罐头牛肉确实跟一般的牛肉差别不大,只不过多了一点卤味调味品和少量的盐。
姜余并没有给这些专家教授们说明这份牛肉的来历。
所以这份实验后的生物数据资料,相对来说是比较准确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既然不是化学防腐,那肯定就是物理防腐。
物理防腐的手段有很多,其中有一项就是包装。
想到这里,姜余大脑思路一下就豁然开朗。
他重新找到那张包裹牛肉的锡纸。
这一切的秘密很可能就出现在这张锡纸里面。
姜余又重新找到了化学系的教授,希望他们查验一下牛肉和锡纸表面残余物的化学分子。
为了加快实验进度,姜余给出了要查找的目标,就是无机类物质。
果然,排除有机类物质后,特殊的东西很快就被找到了。
化学系给出的资料无疑就厚实了许多。
资料报告中,出现了五个未知名的化学分子式。
其中的四个化学分子式是牛肉本身的蛋白肽分子结构与第五个未知化学分子发生反应而来。
也就是说,这五个位置的化学分子中,只有第五个才是真正的外来分子。
是它令牛肉产生了质变。
很有可能,也是它让牛肉陷入了深度休眠状态。
如果能够提取出这个化学分子,再加以复制生产。
是不是就可以解决肉类的保鲜问题呢?
有了这个想法后,姜余就快速更衣,来到了还在继续实验的王教授面前。
“王教授,您好。”
“我是这一次实验的出资人,姜余。”
简单做了自我介绍后,姜余就开始直入正题。
“这第五个最特殊的分子,您是怎么发现的?”
他是唯一的发现者。
这非常奇怪,这么多学生和教授居然都找不到这外来分子。